吴宝兰律师亲办案例
普法丨轻松Get:民间借贷、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非法集资
来源:吴宝兰律师
发布时间:2017-08-26
浏览量:820

导读: 在金融实践中,很多非法吸公众存款集资诈骗非法集资犯罪行为往往打着民间借贷的旗号,大肆招摇撞骗,严重抹黑了合法正规的民间借贷形象,尤其是合法的P2P平台深受其害。小编推荐文章,帮大认清四者的本质区别。


                                                              民间借贷

法释〔2015〕某某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2015年6月23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655次会议通过)

 为正确审理民间借贷纠纷案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等相关法律之规定,结合审判实践,制定本规定。

 第一条 本规定所称的民间借贷,是指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及其相互之间进行资金融通的行为。

 经金融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从事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及其分支机构,因发放贷款等相关金融业务引发的纠纷,不适用本规定。

 注意:我国刑法是没有“非法集资罪”这种罪名的。非法集资只是一种行为(或者说是一种类型的犯罪),非法集资行为+不同的目的+不同的后果=相应的罪名。而集资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行为。

 有关规定对非法集资与非法吸公众存款的解释基本一致(略),所以,光从字面上解释意义不大。可以一眼看出的不同就是这两种行为的对象:“资”与“存款”,一个吸资金,一个吸存在银行里的资金。

 在法律方面,就可以看出区分的意义了。

 根据最高院的司法解释,集资诈骗和非法吸公众存款等都属于非法集资行为,两者是包含关系。意义何在呢?

 刑法规定了“非法吸公众存款罪”,也就是吸存款这个行为,到达一定的数额,有一定危害性即可入罪。而上面说了,刑法中没有“非法集资罪”。亦即,在所有的非法集资类型犯罪中,只有“非法吸公众存款罪”是数额犯罪,它是该类型犯罪的兜底条款(有非法集资行为,且数额较大,但无法以其他罪名定罪时,定该罪)。如果这个行为同时具有非法占有目的(亦即不想归还)欺骗手段等等,才构成集资诈骗罪。

非法集资

情况复杂,表现形式多样。有的打着“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倡导绿色健康消费”等旗号,有的引用产权式返租电子商务电子黄金投资基金等新概念,手段隐蔽,欺骗性很强。从目前案发情况看,非法集资大致可划分为债权股权商品营销生产经营等四大类。

非法吸公众存款

(一)不具有房产的真实内容或者不以房产为主要目的,以返本后包租约定回购房产份额等方式非法吸资金的;

 (二)以转让林权并代为管护等方式非法吸资金的;

 (三)以代种植(养殖)租种植(养殖)联合种植(养殖)等方式非法吸资金的;

 (四)不具有商品提供服务的真实内容或者不以商品提供服务为主要目的,以商品回购寄存代等方式非法吸资金的;

 (五)不具有发行股票债券的真实内容,以虚假转让股权虚构债券等方式非法吸资金的;

 (六)不具有募集基金的真实内容,以假借境外基金虚构基金等方式非法吸资金的;

 (七)不具有保险的真实内容,以假冒保险公司伪造保险单据等方式非法吸资金的;

 (八)以投资入股的方式非法吸资金的;

 (九)以委托理财的方式非法吸资金的;

 (十)利用民间“会”“社”等组织非法吸资金的;

 (十一)其他非法吸资金的行为。

法律后果

两者孰轻孰重,不用说了。一个是兜底性质的犯罪,另一个是重点打击的犯罪。非法吸公众存款罪,最重的处10年徒刑;集资诈骗罪,最高的处死刑(计划经济时期产物,唯一保留死刑的经济类犯罪,也是目前学界认为反社会反经济规律的地方,不少著名人物都死于该罪)。此前党和政府还没有松口,在《全国法院审理金融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中还是强调:人民法院应当运用这一法律武器,有力地打击金融诈骗犯罪。对于罪行极其严重依法该判死刑的犯罪分子,一定要坚决判处死刑。但2015年8月29日下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刑法修正案(九)删除刑法199条集资诈骗罪死刑的规定。

附一

参考法律法规等:《刑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国务院公厅关于依法惩处非法集资有关问题的通知》。上都有,想看的自行查阅。

附二

非法集资与非法吸公众存款的特征:

 非法集资:

 (一)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包括没有批准权限的部门批准的集资以及有审批权限的问题超越权限批准的集资;

 (二)承诺在一定期限内给出资人还本付息。还本付息的形式除以货币形式为主外,还包括以实物形式或其他形式;

 (三)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即社会公众筹集资金;

 (四)以合法形式掩盖其非法集资的性质。

 非法吸公众存款:

 (一)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或者借用合法经营的形式吸资金;

 (二)通过媒体推介会传单手机短信等途径向社会公宣传;

 (三)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股权等方式还本付息或者给付回报;

 (四)向社会公众即社会不特定对象吸资金。

 非法集资这一概念的提出最早来源于国外的一种被称之为庞氏骗局的金字塔式的投资诈骗体。十九世纪的一位金融学庞兹对其筹集资金的对象宣称三个月内可以让其投资翻一番,于是他广泛吸纳新投资的资金然后将其支付给前期的投资者。而前期投资者因为获得了巨大的回报所以对该金融学进行了广泛的宣传,至此庞兹名声大噪。而随着后期投资者闻讯赶来进行投资的时候,庞氏集团却将其进行投资的资金席卷而走,至此形成了最早的非法集资的形式。

 我国非法集资犯罪概念的出现经历了诸多的发展阶段。

 改革放前,由于经济不发达,资金流通不畅,无法形成资金融通市场,此时并没有关于非法集资的相关概念。79刑法也没有关于非法集资犯罪的罪名和相关规定。

 198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管理暂行条例》中明确规定,“非法集资属于地下金融范畴”,从此“非法集资”这一概念被纳入了我国立法规范文件当中。

 1995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惩治破坏金融秩序犯罪的决定》,确定了“非法吸公众存款罪”和“集资诈骗罪”两大非法集资类犯罪罪名。从而使得非法集资类犯罪首次进入刑事立法当中。

 1997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在原有规定基础上,又新增了 “擅自发行股票公司企业债券罪” “欺诈发行股票债券罪”,使得非法集资犯罪成为一个集合罪名。

 最高人民法院2010年12月13日发布,并于20111月4日施行的《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又将擅自设立金融机构罪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和非法经营罪中的某些行为,纳入到非法集资犯罪之中,从而使得非法集资犯罪之中的罪名更加扩大。

 上述规定表明,非法集资犯罪并非一个单独罪名,而是数个涉及非法集资的犯罪罪名的总称,以其行为表现和主观方面,实际上分为两大类型,一类为擅自作为型非法集资犯罪,即行为人未经国有关部门批准许可,非法从事金融业活动的非法集资类犯罪;另一类为欺诈型非法集资类犯罪,即行为人采取隐瞒欺骗手段获取非法利益的非法集资犯罪。根据上述规定和分类,结合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我们认为,非法集资犯罪是指未经国有关部门批准许可,非法从事金融业活动,向社会公众募集资金,或者采取诈欺手段,通过募集资金的方法,骗取社会公众资金,触犯刑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根据上列相关法律法规,当前的非法集资犯罪,包含了数个具体的犯罪罪名,其具体范围包括以下七种具体罪名:

 1“非法吸公众存款罪”(刑法第176 条);

 2“集资诈骗罪”(刑法第192 条);

 3“欺诈发行股票债券罪”(刑法第160 条);

 4“擅自发行股票债券罪”( 刑法第179 条);

 5“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刑法第224 条) ;

 6“非法经营罪”( 刑法第225 条);

 7“擅自设立金融机构罪” ( 刑法第174 条第1 款)。

 从目前现实看,当前非法集资犯罪主要集中在非法吸公众存款和集资诈骗两个罪名上。

集资诈骗罪

集资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行为。集资诈骗罪与非法吸公众存款罪在犯罪构成上有一些相同之处,特别是都可以表现为通过媒体广告宣传,以高额利息回报方法面向社会不特定公众募集资金,都对金融管理秩序造成了破坏,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主观上的目的不同。

 集资诈骗罪,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的主观目的,即永久性地非法占有社会不特定公众的资金,行为人在募集资金时,就不打算还本付息。而非法吸公众存款罪是以揽存资金进行信贷为目的,主观上并不具有非法占有目的,行为人在吸资金时,还是怀有还本付息的意图的,故而这里的“占用”我们只能界定为只是临时地占用。

 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目的,是划分非法吸公众存款罪与集资诈骗罪的关键,因此,认定行为人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目的就显得尤为重要。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4条第2款规定: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1)集资后不用于生产经营活动或者用于生产经营活动与筹集资金规模明显不成比例,致使集资款不能返还的;

 (2)肆意挥霍集资款,致使集资款不能返还的;

 (3)携带集资款逃匿的;

 (4)将集资款用于违法犯罪活动的;

 (5)抽逃转移资金隐匿财产,逃避返还资金的;

 (6)隐匿销毁账目,或者搞假破产假倒闭,逃避返还资金的;

 (7)拒不交代资金去向,逃避返还资金的;

 (8)其他可以认定非法占有目的的情形。

本文首发于智飞法律,



以上内容由吴宝兰律师提供,若您案情紧急,找法网建议您致电吴宝兰律师咨询。
吴宝兰律师主办律师
帮助过330好评数14
LAWYER INFORMATION
律师信息
  • 律师姓名:
    吴宝兰
  • 执业律所:
    广东晨辉律师事务所
  • 职  务:
    主办律师
  • 执业证号:
    14452*********233
CONTACT ME
联系本人
  • 服务地区:
    广东-揭阳
  • 地  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