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江云律师亲办案例
农村与农业信息化科技发展“十二五”重点专项规划
来源:刘江云律师
发布时间:2015-08-08
浏览量:171

农村与农业信息化科技发展“十二五”重点专项规划

科学技术部

20124

该规划依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和《“十二五”农业与农村科技发展规划》,以精准农业、数字农业和农村信息化为重点,提出“十二五”农村与农业信息化科技发展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

一、形势与需求

进入21世纪以来,农村与农业信息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已成为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在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智能网络终端设备、作物模型与模拟技术、智能化管理与决策系统、精准作业技术和设备等趋于成熟,已逐步融入到农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物联网技术正在向农牧业生产、食品溯源、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等领域渗透,已成为农业信息技术发展和应用的重要方向。

“十一五”以来,我国农村与农业信息化科技工作成效显著,以信息要素为主要特征的数字农业和精准农业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城乡统筹和新农村建设等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时期,我国农业生产面临着资源紧缺与资源消耗过大的双重挑战,农业产业化经营面临着信息不对称、决策管理水平低下等突出问题,迫切需要发展农业信息技术,促进农业生产方式逐渐由经验型、定性化向知识型、定量化转变,农业生产管理方式由粗放式转向精细化。农村发展面临着缩小城乡“数字鸿沟”和促进城乡信息服务均等化的重大挑战,迫切需要加快发展农产品市场信息服务、农村电子商务、农村数字化物流等信息化管理和服务技术,建立健全农村综合信息服务体系,提升农村信息化水平,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二、总体思路与发展目标

(一)总体思路

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和促进城乡统筹的重大需求,面向农业信息化和农村信息化,突出农业物联网、数字农业、精准农业、和农村信息服务,开展重大基础研究、关键技术产品研发、集成应用示范。以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设为抓手,实现技术创新、产业发展、人才队伍相融合,实现科技服务的组织创新,支撑农业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

(二)发展目标

加强精准农业信息感知机理、信息解析等重大基础研究。重点突破农业物联网、数字农业、精准作业技术等一批前沿技术,建立全产业链条的智慧农业系统,形成一批专利产品和技术标准。加强面向农业生产经营、质量安全控制、市场流通等关键环节的全产业链信息技术集成,显著提升我国农业信息化技术水平。以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为载体,整合利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等网络资源,形成三网融合的信息服务快速通道,构建出一批省级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一批面向基层的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点、信息示范村和示范基地,形成多种农村信息化可持续发展机制和模式。

三、主要任务

(一)精准农业基础研究

重点研究农业水、土、肥、气等信息的先进传感方法,阐释土壤-作物养分运转过程、作物生长发育过程的信息探测与定量解析机理,发展支撑精准农业信息获取、诊断决策和变量实施体系的基础理论,提升我国在精准农业研究方面的理论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农业物联网技术

攻克农业信息的智能感知与识别、农业物联网自组织网络部署与信息传输、农业物联网信息融合与云计算等核心技术,研发农业物联网重大技术产品,构建农业物联网应用公共支撑平台,建立面向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监测、农牧业精细生产管理、农产品与食品质量安全控制等方面的智慧农业技术体系。

(三)数字农业技术

突破主要农林动植物育种数字化管理技术,构建主要农林动植物数字模型和虚拟设计技术平台。攻克农业信息智能处理与知识发现技术,建立农业信息智能搜索平台。研究农业生产过程模拟模型,开发农林动植物生产数字化监控与管理系统。

(四)农业精准作业技术

重点突破“星--网”农业生命信息、土壤信息和农田环境信息协同感知与机载快速获取技术,建立航空、航天和地面农业信息获取技术系统。研究农田精准作业导航与变量作业控制、精准农业农田信息快速获取技术系统、精准作业数字化管理与智能决策、肥水药精准实施装备等一批共性关键技术和重大产品系统,构建我国主要作物精准作业系统。

(五)现代农业信息化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

面向大田作物、设施蔬菜、果树、集约化畜禽与水产等生产经营全产业链,集成数字农业、农业物联网、精准作业、农产品快速检测等关键技术,开发性能可靠、成本低廉、操作简便的现代农业软硬件技术产品和系统,推进农业生产经营的信息化、数字化、精准化。

(六)农村信息化共性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

重点开展涉农信息资源挖掘与定向服务、农村低成本数字移动终端研制、远程交互式与可视化培训、移动计算与云服务等关键技术的集成研究,构建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开发面向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管理与服务的综合信息服务系统,促进农村信息服务的网络化、普适化、可视化。

(七)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设

全面加强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设,按照“平台上移、服务下延”的原则,搭建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整合利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等网络资源,搭建三网融合的信息服务快速通道。重点加强面向基层的涉农信息服务站点和信息示范村建设。创新农村信息化发展机制,探索农村信息化可持续发展模式。

四、政策与保障措施

(一)加强农村与农业信息化科技顶层设计与统筹部署

成立农业与农村信息化科技发展领导小组和国家农村信息化指导组,统筹协调专项任务组织实施;成立农业与农村信息化科技发展专家委员会,指导农业与农村信息化科技研究和重大项目运行。统筹项目、人才与基地建设,围绕农业与农村信息化重大任务,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等进行一体化系统设计,统筹配置科技经费和科技资源。

(二)加强农村与农业信息技术创新能力建设

加强农村与农业信息化领域科学家工作室、重点方向创新团队等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围绕重点任务和方向新建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科研创新与服务平台。依托全国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网络等现有信息化工作基础,加快县(市)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三)加强农村与农业信息化企业技术创新与产业培育

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外资参与农村与农业信息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工作,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鼓励企业承担以产品为导向的科研项目,大力培育农业传感器、农业自动技术与设备、农业精准作业机具等战略产业的发展,完善农业与农村信息服务产业核心技术链。以农村与农业信息技术企业为主体,大力培育相关软硬件和信息服务等关联产业的发展,完善农村与农业信息服务集成产业技术链。以农业生产企业和农业物流企业为主体,大力推进农业信息技术行业应用,以信息技术支撑和推动农业相关产业的发展,完善农村与农业信息技术应用产业技术链。

(四)加强农村与农业信息化国际合作与交流

围绕农村与农业信息化的重大任务和重点方向,组织实施一批国际科技合作重大项目,利用发达国家的科技优势、智力资源和先进经验,提升我国农村与农业信息化研究能力和水平。依托国内农村与农业信息化技术优势单位,加快建设一批国际合作基地,引进国外高层次优秀科技人才,促进国内研发活动在重点领域的跨越式发展。积极参与联合国“缩小数字鸿沟”计划,加强农村与农业信息化领域南南合作,建设境外联合实验室和试验示范基地,提升我国农村与农业信息化技术的国际竞争力。


以上内容由刘江云律师提供,若您案情紧急,找法网建议您致电刘江云律师咨询。
刘江云律师主办律师
帮助过17323好评数141
  • 服务态度好
  • 咨询解答快
北京市东长安街10号长安大厦3层
LAWYER INFORMATION
律师信息
  • 律师姓名:
    刘江云
  • 执业律所:
    北京尚公律师事务所
  • 职  务:
    主办律师
  • 执业证号:
    11101*********280
CONTACT ME
联系本人
  • 服务地区:
    全国
  • 地  址:
    北京市东长安街10号长安大厦3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