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江云律师亲办案例
粮食丰产科技发展“十二五”重点专项规划
来源:刘江云律师
发布时间:2015-08-08
浏览量:250

粮食丰产科技发展“十二五”重点专项规划

科学技术部

二〇一二年五月

本规划是依据《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和《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以粮食作物(水稻、玉米、小麦)与经济作物(棉、油、园艺和果树等)的高产高效生产为重点,提出了粮食丰产科技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与主要任务。

一、形势与需求

21世纪世界粮食安全的问题更加突出。2009年召开的国际粮食安全会议一致认为,从长远上消除引发粮食危机的根本措施之一就是要大力发展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新品种与新技术,并全力扩大技术应用推广,积极推进全球新的绿色革命。目前,全世界将作物高产高效、优质高产、抗逆稳产的科技发展作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并积极地采取粮食安全的科技战略与行动,有效推动了作物可持续发展,为确保粮食安全发挥重要作用。但粮食安全的面临着需求的刚性增长,不利因素的限制性增加,产需不平衡性的增大的形势对粮食科技的压力依然还很严峻。

我国高度重视粮食科技,部署了一系列的粮食安全科技战略。国家先后正式颁布了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等重要规划。2012年的一号文件中进一步将继续实施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和保障粮食安全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地位。“十一五”期间,通过实施粮食科技计划,有效提升了我国粮食科技水平和粮食生产能力,科技贡献率从“十五”期间的48%提高到53%2011年粮食总产达到5.7亿吨,再创历史新高,实现了8年连续增产的好形势。

“十二五”期间粮食科技面临新机遇和重大的科技需求。一是新增粮食1000亿斤的目标和经济作物供求不平衡的矛盾进一步突出,必须依靠科技创新促进科技水平和生产能力提高; 二是粮食作物高产纪录不断刷新,大面积产量不足高产典型1/2,且平均产量增长缓慢。大面积生产面临水资源紧缺、肥料效率低、机械化程度低等多重因素限制,迫切需求轻简化技术、均衡增产和节水节肥等丰产技术集成示范;三是粮食生产面临着灾害频繁发生、中低产田比例高的现状,迫切需求进行抗逆稳产技术突破;四是经济作物面临着供求不平衡,特色不突出,迫切需要进行经济作物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生产技术创新。

二、总体思路与发展目标

(一)总体设计思路

围绕新增1000亿斤粮食目标,重点突出水稻、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兼顾粮食产区经济作物;坚持粮食增产增效并重,粮食生产与生态环境协调的技术方向;强化粮食高产高效基础研究、新技术研发与区域大面积均衡增产技术集成示范相结合;创新粮食丰产技术应用转化机制,深入推进粮食主产区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

(二)发展目标

创新作物高产高效协调基础理论与方法,提升粮食丰产技术的原始创新能力;突破作物超高产、精准栽培、节本增效等一批关键技术,提高粮食生产的整体技术水平;在十三个粮食主产省(区)建立一批粮食作物高产高效科技示范基地和科技特派员创业基地,形成一批粮食丰产高效技术模式,带动区域大面积均衡增产增效,为“十二五”期间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三、主要任务

(一)作物高产高效基础研究

开展粮食与经济作物高产与资源效率同步提高的基础研究,揭示作物产量形成对资源变化的作用关系,为高产高效创新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开展作物超高产与优质性状形成过程基础研究,为挖掘作物高产潜力和优质特色作物生产提供理论指导;开展土肥水资源高效利用、农田生态系统调控、粮食气象灾害演变规律等基础研究,为可持续作物生产提供理论指导。

(二)作物精准栽培新技术研究

面向增强粮食安全国际技术竞争力的重大需求,瞄准国际科技前沿,加强粮食作物高新技术领域前沿技术研究。开展作物信息与自动化生产高技术研究,促进现代作物生产的发展:开展作物生长信息快速获取与智能化处理、定向数字化设计与管理、粮田精准作业导航与变量作业控制、知识网格等数字农业技术研究。

(三)粮食作物丰产高效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

以水稻、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和东北、华北、长江中下游高产高效共性关键技术创新与集成示范为重点,开展超高产理论与技术创新研究,不断提升作物高产科技水平;以粮食大面积均衡增产和节水节肥为核心,开展作物生产的良种良法的配套、全程机械化、土壤保护与肥力提升、节水栽培、抗逆栽培减灾等关键技术研究与高产高效优质集成与示范。形成区域特色丰产高效技术体系,并在增产增收上发挥重要支撑作用。

(四)粮食中低产田综合改良

以攻克东北、黄淮海、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关中、内陆绿洲、黄土高原以及西南丘陵区不同中低产田障碍为重点,开展农田障碍因子诊断、土壤快速改良、土壤质量优化、农田耕作等关键技术,研制新型改良制剂和产品,创建一批中低产田综合改良技术模式,建立技术集成示范区。

(五)粮食主产区经济作物优质高产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

以增加粮食产区经济收入为目标,开展经济作物高效节水省肥高产技术模式、抗逆丰产栽培技术、机械化节能降耗生产技术、集约规模化高效生产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开展果蔬优质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研究,开展轻简型日光温室及其配套技术集成,设施园艺节能与新能源利用关键技术研究。

() 加快粮食科普宣传、培训与科粮食科技成果转化推广

推进粮食技术进村入户应用示范,建立“以户带户、以户带村、以村带乡”的科技成果推广新模式,加强对广大农民的技术培训,建立大力推广农民急需的农作物主导品种和简化、高效的先进适用的粮食丰产技术。以形成的重大成果为主体,以相关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专项为依托,进一步加快科技成果中试熟化和示范应用。

四、政策与保障措施

(一)加大政府科技投入,多渠道增加粮食科技研发资金

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多渠道粮食科研投入体系。一是要根据国家粮食安全重大需求,必须把粮食丰产放在整个农村科技工作的重中之重地位给予强力支持;二是进一步增加各级地方政府对粮食科技的投入支持力度;三是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制定鼓励政策,引导国内外企业进入粮食科技领域,调动企业、金融以及其它社会资金投向粮食科技。

(二)建设粮食丰产创新平台,增强粮食科技创新能力

推进粮食科技创新团队建设,新建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及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一批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国家创新中心,国家粮食科技长期定位野外基地(台、站)。加快推进水稻、玉米、小麦等主要粮食作物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注重多部门联动,强化多学科集成,加快产业技术体系实施进程,促进现代农业产业的发展。加大国家各类人才计划对粮食科技创新人才支持力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三)创新产学研合作机制,努力发挥科技特派员在粮食丰产科技创新和示范中的作用

将各项目将前瞻性、基础性研究与新技术创新研究结合起来,将集成创新与示范转化结合起来,采取“大协作、大联合、大集成”的方法,集成国家和地方人才、技术、资金等资源优势,实行联合、协作攻关。组建跨区域、跨行业、跨部门的粮食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促进产学研的有效结合。深入开展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努力提升区域粮食生产的科技发展水平和支撑能力。

(四)深化农村科技服务体制,强化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

深化农村科技服务体制和机制改革,进一步加强和发挥农技推广公共服务机构作用,完善责任机制、考核机制及绩效机制,促进农业科技工作重心下移,加强粮食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与农技推广部门和企业密切结合建设一支技术力量强、服务项目全、服务质量优的作物高产高效技术队伍,强化先进适用技术的普及推广,切实保障作物丰产技术得到有效落实,进一步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

以上内容由刘江云律师提供,若您案情紧急,找法网建议您致电刘江云律师咨询。
刘江云律师主办律师
帮助过17323好评数141
  • 服务态度好
  • 咨询解答快
北京市东长安街10号长安大厦3层
LAWYER INFORMATION
律师信息
  • 律师姓名:
    刘江云
  • 执业律所:
    北京尚公律师事务所
  • 职  务:
    主办律师
  • 执业证号:
    11101*********280
CONTACT ME
联系本人
  • 服务地区:
    全国
  • 地  址:
    北京市东长安街10号长安大厦3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