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部门的社会保障卡有什么用

更新时间:2018-07-18 16:32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一般参加工作后,用人单位都会将职工的身份证身份证、户口本或暂住证的复印件提交给社保局办理社会保障卡。但是部分员工拿到社会保障卡后仍然不知道它有什么用处。那么,社会保障的基本内容有什么呢?下面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劳动部门的社会保障卡有什么用呢?下面跟着找法网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阅读完以下内容,一定会对您有所帮助的。

  一、什么是劳动部门的社会保障卡

  社会保障卡,是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统一规划,由各地劳动保障部门面向社会发行,用于劳动和社会保障各项业务领域的集成电路卡(IC卡)。面向城镇从业人员、失业人员和离退休人员发放的称为社会保障(个人)卡,面向用人单位发放的称为社会保障(用人单位)卡。它涉及到了居民个人社会保障的方方面面,既包括社会保险,也包括就业服务,部分地区的地方政府还会根据当地的切实需求将更多的内容放入其中。

  二、劳动部门的社会保障卡有什么用

  社会保障卡主要有以下8大作用:

  (一)社会医疗保障卡用于记录居民社会保障的相关信息,它卡内标识了持卡人的个人就业状况,并记录了持卡人的社会保险帐户信息及缴费情况、职业技能、就业经历、工伤、职业病及伤残程度等。

  (二)社会医疗保障卡用于记录参保人的姓名、身份证号码、出生年月、性别、民族、户籍所在地等基本信息,并将持卡人姓名、性别、公民身份号码等基本信息记载到它的卡面以便查看。

  (三)社会医疗保障卡可用于查询居民本人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缴纳情况。查询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累计总额等信息。

  (四)持卡人可持卡到定点医院就医,到医保指定药店购买药品,进行医疗保险个人账户结算。值得注意的是,参保居民的社会医疗保障卡可以凭密码在POS机上刷卡使用,但是不可以提取现金或进行转帐。

  (五)参保人失业了,可以凭卡到相关部门办理求职登记和失业登记的手续,并申领失业保险金以及申请参加就业培训;

  (六)参保人可持卡办理医疗、失业、养老、工伤和生育等社保事务,办理领取养老金等社保事务。

  (七)参保个人还可以凭卡申请劳动能力鉴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等等。

  (八)持卡人还可以凭社会医疗保障卡上网查询相关信息。

  上述文章找法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了劳动部门的社会保障卡有什么用,社会保障卡的用处强大,涉及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在拿到社会保障卡以后,一定要妥善管理,若不慎丢失或损坏,要及时补办,希望上述内容对您有所帮助。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劳动纠纷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60170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请问社会保障卡有什么用
如果认定的是工伤的话可以要求单位承担赔偿责任;没签劳动合同这个也是去人社局劳动监察反映的 同时没签劳动合同的话可以向单位主张双倍工资的
请问社会保障卡有什么用
工龄的认定标准就是实际工作的年限。一般工龄是指职工从事生产工作的总的工作时间。在计算一般工龄时 应包括本企业工龄。本企业工龄(连续工龄)是指工人职员在本企业内连
人死了社会保障卡有什么用
法律上应该是没有用了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51岁的时候可以在单位缴纳社保吗?身为年轻人
如果没有单位,个人自愿是否缴纳
我在这家公司工作了八年。要求我们在其他车间工作。这种做法符合劳动法吗?
看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内容是否有变更。如有变更,需双方协商;如没有,则公司可以直接安排
有人问你要微信密码和支付密码和手机号码,这样会不会被骗?
无论被骗金额多少,首先保留被骗证据。如:通信记录、聊天记录、转账或汇款记录等。若个人被骗金额超过1000元,应当立即打电话报警或到附近派局所报案。注:一般个人被
你好,社保未满一年,无法领取生育津贴,产假期间,公司不发产假工资合法吗?
法律分析:1、合法,产假期间公司发放的工资和社保局发放的生育津贴不能同时享受;2、如果单位有交社保,产假期间企业无需向职工支付工资,而是由公司凭女职工的生育凭证
楼上装修楼下天花板漏水
法律分析:如果楼上发生漏水事故,可以与楼上业主协商或通过物业、居委会等协调解决,查明漏水原因,然后商讨解决办法。如果经专业人员勘察,漏水确因楼上业主导致,楼上业
被一群人辱骂可以报警嘛
法律分析:被他人辱骂的,可以选择报警的,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公然侮辱他人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