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证驾驶出了事故逃逸怎么处罚

更新时间:2019-01-11 13:48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在我国无证驾驶本身就是一件违法的行为,是对交通法规的蔑视,对公共安全来说是潜在的危险。而且无证驾驶造成的交通事故并不在少数,甚至还有人逃逸。因此接下来由小编将带来无证驾驶出了事故逃逸怎么处罚的知识。请大家阅读并了解找法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文章。

  一、无证驾驶肇事逃逸怎么处罚

  1、无证驾驶车辆处罚

  无证驾驶机动车与驾驶与准驾车型不符的机动车处罚应当都适用于《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第一款规定: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暂扣期间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15日以下拘留。

  2、无证驾驶肇事逃逸怎么处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根据有关司法解释,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即可定交通肇事罪:

  (1)死亡1人或者重伤3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2)死亡3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

  (3)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30万元以上的。注意,此处的30万元以上的数额,不是指事故本身造成的财产损失数额,而是指行为人无力赔偿的数额。按此标准,财产直接损失数额不到30万元,或者损失虽远远超过30万元但赔偿后不足30万元的,都不构成本罪;

  (4)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具下列情形之一的: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的;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的;明知是安全装置不全或者安全机件失灵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明知是无牌证或者已报废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严重超载驾驶的;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的。

无证驾驶出了事故逃逸怎么处罚

  二、无证驾驶汽车怎么处罚

  根据《交法》第十五条、第九十条的规定,对未随身携带驾驶证的处理:无论无证驾驶在行驶中违法与否,均不允许驾驶人再驾驶车辆,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扣留机动车,通知驾驶人提供驾驶证。

  根据驾驶人提供驾驶证的情况分别进行处理:

  1、驾驶人提供了驾驶证,如行驶时无其他违法,给予警告或者二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及时退还机动车;

  2、驾驶人提供了驾驶证,如行驶时有违法,根据其违法的情况和未随身携带驾驶证一并予以处罚,及时退还机动车;

  3、驾驶人未能提供驾驶证,按无证驾驶处罚。

  无证驾驶机动车与驾驶与准驾车型不符的机动车处罚应当都适用于《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第一款规定: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暂扣期间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15日以下拘留。

  对于无证驾驶情况,外加肇事逃逸这种行为的,已经形成交通肇事罪。一般交通肇事罪按照情节按照情况判处三年至七年不等的有期徒刑。

  三、交通事故逃逸如何认定

  1、 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以行为人构成交通肇事罪为前提条件。

  《解释》中“本解释第二条第一款规定和第二款第(一)至(五)项规定的情形之一”指的是构成交通肇事罪的情形,是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的前提条件。如果行为人的行为发生了交通事故,但情节轻微,或负次要责任、同等责任、无人员伤亡、无重大财产损失等,则不构成交通肇事罪。

  这种情况下,行为人若主观上认为后果严重,自己已构成犯罪,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不应认定为“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因为刑法仅处罚那些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对于客观上未造成严重的社会危害或威胁的行为,不宜以刑法的方法定罪处罚。

  2、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以行为人为逃避法律追究为主观目的条件。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七条规定:发生交通事故的车辆必须立即停车,当事人必须保护现场,抢救伤者和财产(必须移动时应当标明位置),并迅速报告公安机关或者执勤的交通警察,听候处理;过往车辆驾驶人员和行人应当予以协助。

  第二十条规定:当事人逃逸或者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使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的,应当负全部责任。这说明行为人的先行行为即交通肇事行为产生以下五 方面的行政义务:一停车义务;二保护现场;三抢救伤者和财产;四报警;五听候处理。这五种义务属于行政法规规定的行政义务。其中抢救伤者和财产亦是刑事义 务。

  《解释》中“为逃避法律追究”是行为人逃逸行为的主观目的,法律追究不仅包括刑事法律追究,也应包括民事法律追究、行政法律追究,即包括:⑴民事人身、财产损害赔偿义务;⑵五项行政义务;⑶抢救伤者和财产的刑事义务。所以交通运输肇事后,行为人负有上述三类义务,为逃避任何一类义务,在主观上都具备了应受刑法加重追究刑事责任的主观要件,都是逃避法律追究。

  3、 行为人有逃跑行为。

  什么是逃跑,词义是为躲避不利于自己的环境或事物而离开。在这里认为应界定为,行为人交通肇事后,在人身未受到控制时,为逃避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而使自己的人身不受被害人及其亲属、群众、事故处理人员控制而离开的行为。

  要与脱逃区别开来。脱逃词义是脱身逃走。在刑法意义上,构成脱逃罪的脱逃是指依法被关押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从看守所、监狱、劳动改造管教队、少年 犯管教所、拘役所逃跑的或在押解途中逃跑。所以脱逃首先要有人身受到有效控制后而脱离。逃跑是人身尚未受到有效控制而逃跑。如果行为人交通肇事后,已被 事故处理机关采取关押或押解途中而脱逃,对行为人的脱逃行为,应认定为脱逃罪,另行定罪处罚,而不是以交通运输肇事逃逸作为交通肇事罪加重处罚。

  4、“逃跑”的时间、地点条件。

  依据《解释》规定逃跑的时间是在发生交通肇事后。那么如何理解“在发生交通肇事后”。这个时间段应界定为在事故发生后的当时至行为人被事故处理机关关押或押 解途中前的这段时间。行为人在这个时间段逃跑的,属于《解释》规定的“逃跑”行为,在被关押或押解途中脱逃的,属脱逃罪,而非定本罪。逃跑的地点,并不限于当场。行为人在被事故处理机关带去谈话尚未采取关押措施时,趁人不背离开的,仍应认定为《解释》中的逃跑。

  因此根据上述的内容我们可以得知,在我国无证驾驶出了事故逃逸怎么处罚以及无证驾驶汽车怎么处罚,还在一定程度上介绍了我国交通事故逃逸如何认定的等相关的知识是怎样运行的。这些都是大家需要了解的知识,若还其他问题需要咨询,欢迎咨询找法网。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交通事故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14316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无证驾驶逃逸没出事故怎样处罚
要承担责任,涉嫌犯罪还要承担刑事责任。
无证驾驶撞车逃逸怎么处罚
你好,可能涉嫌交通肇事罪,结合具体情况确定,建议及时委托律师帮忙处理
无证驾驶事故逃逸怎样处理
你好, 请讲优质建议委托律师协助办理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无证驾驶交通事故逃逸如何处罚
如果受害人只是轻伤,那么应当不构成交通肇事罪,但要治安拘留,并且赔偿对方的损失。
我不小心撞到了别人的车,我不小心开车走了,然后报警了,这种情况逃跑了吗?
发生交通事故后,交通事故当事人为逃避法律追究,驾驶车辆或者遗弃车辆逃离交通事故现场没有报警的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
我骑电动车被车撞了,这是肇事逃逸吗?
你好,可以报警处理,由警方认定责任
追尾后车全责但是前车要是离开现场算作前车肇事逃逸请问是这样的吗?
两车发生追尾后,如果追尾事故是前车的责任,而前车因害怕承担责任而驾驶机动车离开现场的,是会构成交通肇事逃逸的,要承担全部责任。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的,处三年以上七
事故逃逸会怎样处理
一、交通事故逃逸的处理是什么 1、交通事故逃逸处理如下: (1)对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处二百元到二千元罚款; (2)对发生重大交通事
我开车把停在路边两轮电瓶车给挂倒了,我下车扶起来就走了算逃逸吗?交警给我要2000块钱。
建议报警处理,然后交警会根据现场划分责任,根据交警出示的责任认定书给付相应的赔偿,具体涉及金额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的,如果尚未构成犯罪,公安机
我想问如果发生交通事故,一方受伤另一方不报警自己离开了,后面由交警通知后才到交警队见交警属于逃逸吗
发生交通事故后,交通事故当事人为逃避法律追究,驾驶车辆或者遗弃车辆逃离交通事故现场没有报警的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
对方是超标电动车,后面我报了交警备案,对方就跑了,请我我有责任不?我离开现场算肇事逃逸吗?
法律分析:交通事故发生后,受害人应当及时报警处理,肇事方逃逸属于违法行为,受害人可以等待交警部门依法作出责任认定后,依据责任认定划分的责任比例要求肇事方承担相应
大家都在问
  • 195人咨询过
  • 514人咨询过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