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法《铁路安全运输条例》行为的处罚程序

更新时间:2015-05-05 14:24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铁路监管部门发现违反《条例》的事实和行为,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应当按照本办法规定的管辖范围予以受案。

  违法《铁路安全运输条例》行为的处罚程序的具体规定如下:

  第四十七条 铁路监管部门发现违反《条例》的事实和行为,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应当按照本办法规定的管辖范围予以受案。

  第四十八条 铁路监管部门对已受案的违法行为,应当全面、客观、公正地调查,收集有关证据。

  第四十九条 铁路行政执法人员在调查、收集证据时,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不得少于2人;

  (二)询问证人和当事人,应当分别进行,并告知其作伪证的法律责任;《询问笔录》须经被询问人阅核后,由询问人和被询问人签名,被询问人拒绝签名的,由询问人在询问笔录上注明情况;

  (三)对与案件有关的物品或者现场进行勘验检查时,应当通知当事人到场,制作《检查(勘验)笔录》,当事人拒不到场的,可请在场的其他人员见证;

  (四)对需要采取抽样取证的,应当制作《抽样取证物品清单》,并妥善保管,需要退回的应当退回;

  (五)对涉及专业性较强问题的,应当聘请有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的部门、人员进行鉴定;

  (六)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经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先行登记保存,制作《先行登记保存证据清单》,并应当在7日内对先行登记保存的证据作出处理决定。

  第五十条 当事人认为执法人员与本案有利害关系或者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执法的,有权申请执法人员回避。

  执法人员认为自己与本案有利害关系或者有其他关系的,应当申请回避。

  执法人员的回避由执法部门负责人决定,执法部门负责人的回避由所在机构负责人决定。

  第五十一条 案件调查终结后,执法人员认为案件事实清楚,主要证据齐全,应当制作《案件调查报告》,对案件提出处理意见,报执法部门负责人审查。涉及多部门管理事项的,应当分送有关部门联审。涉及行政许可事项的,应当送行政许可审查部门审查。对重大、疑难案件调查情况,应当向国家铁路局有关部门报告。

  因案情性质发生变化或者客观原因导致调查工作不需要或者无法继续开展的,可以作出《终止调查决定书》,并送达相关当事人和举报人、控告人。

  第五十二条 《案件调查报告》经执法部门负责人审查后,认为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执法人员应当制作《行政处罚告知书》,送达被告知人,告知拟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及依据。并告知其享有陈述、申辩及依法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逾期未提出听证的,视为放弃。

  第五十三条 执法部门在作出较大数额罚款、吊销许可证件等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当事人要求听证的,案件办理人员应当向铁路监管部门主管负责人报告,由法制工作部门组织听证。听证程序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第五十四条 铁路监管部门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分别作出如下处理决定:

  (一)确有违法行为,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根据情节和危害后果的轻重,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二)违法行为轻微,依法可以不予行政处罚的,不予行政处罚;

  (三)违法事实不成立的,不得给予行政处罚;

  (四)违法行为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

  第五十五条 铁路监管部门依据本办法制作《行政处罚决定书》。《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住址或者地址;

  (二)违反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事实和证据;

  (三)行政处罚的种类和依据;

  (四)行政处罚的履行方式和期限;

  (五)不服行政处罚决定,申请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的途径和期限;

  (六)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铁路监管部门名称和作出决定的日期。

  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加盖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铁路监管部门的行政处罚专用印章。

  第五十六条 执法部门负责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在宣告后当场交付当事人,当事人拒绝签收的,送达人员应当在送达回证上注明;当事人不在场的,应当在7日内依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采取留置送达、邮寄送达、公告送达等方式送达。

  当事人在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后,应当在行政处罚决定书送达回证上注明收到日期、签名或者盖章。

  第五十七条 行政执法人员收缴罚款后,应当出具由财政部统一制作的罚款收据。处罚和罚款收缴应当分离,罚款所得的款项,必须按照有关规定上缴,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私分或者变相私分。

  第五十八条 行政处罚案件自受案之日起,一般应当在30日内办理完毕;由于客观原因不能完成的,经执法部门负责人同意,可以延长,但不得超过60日;特殊情况需进一步延长的,应当经铁路监管部门负责人批准,可延长至90日。

  第五十九条 行政处罚决定作出后,当事人应当在行政处罚决定的期限内履行。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行政处罚不停止执行,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六十条 当事人逾期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铁路监管部门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一)到期不缴纳罚款的,每日按罚款数额的3%加处罚款,加处罚款不得超出原处罚决定金钱给付义务的数额;

  (二)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又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执法部门可以自期限届满之日起3个月内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六十一条 铁路监管部门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前,应当催告当事人履行义务。催告书送达10日后当事人仍未履行义务的,可以向所在地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执行对象是不动产的,向不动产所在地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第六十二条 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应当提供下列材料:

  (一)强制执行申请书;

  (二)行政处罚决定书及作出决定的事实、理由和依据;

  (三)当事人的意见及行政机关催告情况;

  (四)申请强制执行标的情况;

  (五)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材料。

  强制执行申请书应当由铁路监管部门负责人签名,加盖行政机关铁路监管部门的印章,并注明日期。

  第六十三条 因情况紧急,为保障公共安全,铁路监管部门可以申请人民法院立即执行。

  第六十四条 铁路监管部门对人民法院不予受理的裁定有异议的,可以自收到裁定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

  第六十五条 当事人确有经济困难,需要延期或者分期缴纳罚款的,由当事人提出申请并经铁路监管部门批准,可以暂缓或者分期缴纳。

  第六十六条 地区铁路监督管理局对当事人作出较大数额罚款行政处罚决定的,应当自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书之日起7日内报国家铁路局备案。

  第六十七条 行政处罚决定执行完毕后,应当将下列案件材料立卷归档:

  (一)受案登记表;

  (二)案件调查报告;

  (三)证据材料;

  (四)行政处罚告知书、行政处罚决定书、送达回证;

  (五)罚款收据复印件;

  (六)在办理案件中形成的其他材料。

  第六十八条 依照本办法给予单处责令改正或者对公民处以50元以下、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以1000元以下罚款的,可以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规定的简易程序,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当场交付当事人。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交通事故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58785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违反《治安处罚法》第九十九条,算不算程序违法?
处罚程序显然违法,且明显超过处理期限,法院应当确认具体行政行为违法。
对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第六十三条规定应怎样处罚?
第六十三条 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的工作人员在实施道路运输监督检查过程中,对没有车辆营运证又无法当场提供其他有效证明的车辆予以暂扣的,应当妥善保管,不得使用,不得收取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铁路旅客运输规程2022最新版
铁路旅客运输规程2022最新版
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
运输管理制度有何规定
运输管理制度有何规定
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
房屋拆迁不是户主签字,而是子女签字有效吗?
你好,按照我国拆迁的相关法律法规。拆迁的过程中,只要有户主签字,家里人不同意也是有效的,所以不用担心
没有身份证的情况下如何买火车票
没有身份证的情况下如何买火车票
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
高铁能带白酒吗,有什么不能带的
高铁能带白酒吗,有什么不能带的
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
你好,老公出鬼把小姐带回家了我现在有聊天记录可以报警吗
如果涉嫌违法犯罪案件,建议及时报警处理
养老金被冻结哪位律师可以解问题
法律分析:会被冻结,如果想解除冻结,必须与对方协商,由对方撤回冻结申请。或者主动赔偿损失,或者偿还欠款,履行义务,法院就会解除冻结。法律依据:《关于在审理和执行
临时救助还没到帐
法律分析:一般情况下临时救助需要七天左右的时间能够到账。法律依据:《社会救助暂行办法》第二条社会救助制度坚持托底线、救急难、可持续,与其他社会保障制度相衔接,社
大家都在问
  • 420人咨询过
  • 931人咨询过
  • 390人咨询过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