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养权和监护权一样吗,有什么区别

更新时间:2016-10-09 11:2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很多人以为抚养权就是监护权,其实监护权是对于无民事行为能力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照顾的一种法律资格。那么抚养权又是什么?抚养权和监护权一样吗,有什么区别?

  抚养权与监护权有什么区别

  1、监护权从法理上区分,属于亲属法中的身份权, 但是,监护制度更强调的是国家对个人的强制性和个人对家庭和社会利益的服从性。从这个意义来讲,监护具有公法上的义务属性似乎更为妥当。

  2、抚养权问题,一般多作为义务对待,但是它也是一种权利,而且是和人身密切相关的权利,它基于血亲(包括拟制血亲)而产生。 民法上的权利义务关系一般都是对等的,但抚养权是例外之一,生父母不对子女尽抚养义务,其亲生子女不能以此为理由不承担赡养义务,抚养权的权利和义务是基于血亲而产生的。

  抚养权相关知识

  抚养费相关给付规定

  子女抚养费的给付,一般由父母双方协商为好,协商时可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等因素综合考虑。我国婚姻法对子女抚养费的数额未作任何确定性的规定,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中对这一问题作出了明确规定:

  1、父母有固定收入的,抚养费可按其月总收入的20%至30%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子女抚养费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收入的50%。无固定收入的,抚养费的数额可依据当年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参照以上比例确定。有特殊情况的,可适当提高或降低比例。

  2、抚养费的给付办法,可依父母的职业情况而定,原则上应定期给付。

  3、父母双方可以协议子女随一方生活并由抚养方负担子女全部抚养费。但经查实,抚养方的抚养能力明显不能保障子女所需费用,影响子女健康成长的,不予准许。

  4、子女抚养费的给付期限,一般至子女18周岁为止。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子女,以其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并能维持当地一般生活水平的,父母可停止给付抚养费。子女虽满18周岁但尚未独立生活的,如父母有给付能力,仍应负担必要的抚养费。

  相关子女抚养费的法律法规:《婚姻法》

  关于子女生活费和教育费的协议或判决,不妨碍子女在必要时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过协议或判决原定数额的合理要求。

  第三十八条 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

  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

  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的权利;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的权利。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收养法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26446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抚养权与监护权有区别吗?
1、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际上深刻暴露了我国立法在这方面的不足,就是亲权和监护权的混沌不清。所以你的标题的问题是很难回答的,这也是这个制度历来也被学者们广泛非议的
抚养权与监护权有区别吗?
监护权不需要约定,离婚以后,父母双方仍是子女的监护人。协议要对抚养权进行约定,也就是由谁直接抚养,不直接抚养的一方出多少抚养费,怎么出。另外,还要对探望权进行约
抚养权和监护权有区别吗?
你好,具体要解决什么问题呢?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如果孩子太小离婚了怎么办,法律上该如何规定
法律分析:夫妻双方离婚的,法院是从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出发,判决孩子的抚养权归属,例如:两周岁以下的孩子,法院一般是判决给女方;两周岁以上至八周岁,法院综合判断
孩子是低收入家庭,父母能买车吗?
法律分析:子女有钱买车不代表父母不需要救助,因此父母享受低保,子女买车不会影响父母的低保。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低保条例》第一条为了规范城市居民最低生活
离婚后,父亲带走孩子该怎么办?
根据有利于孩子成长原则判定
父母不要孩子了孩子应该怎么办
您好,建议您报警处理吧。
六安有没有残疾证抚养孩子吗
我国的民法典规定,一般情况下,残疾人可以要孩子的抚养权。残疾一方可以和另一方先协商争,协商不成的,可以起诉让法院作出判决。法院判决抚养权归属时,会按有利于子女成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