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除婚约的彩礼怎么办

更新时间:2019-11-01 22:44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从基本性质看,婚约关系是一般的社会关系,并不属于法律调整的范畴。但是,婚约双方的特定性和婚约行为的目的性,使得这种关系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由于法律对婚约不予保护

  

  

  

  从基本性质看,婚约关系是一般的社会关系,并不属于法律调整的范畴。但是,婚约双方的特定性和婚约行为的目的性,使得这种关系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由于法律对婚约不予保护,婚约没有人身约束力解除婚约并不会产生人身关系方面的纠葛;因此解除婚约所产生的纠纷主要表现在财产方面。对于这些财产纠纷,应如何处理呢?

    1、婚约期间相互赠与的财产

    婚约是以结婚为目的的。为了维持婚约关系和达到其最终目的,一方或双方往往将自己的财产赠与对方。这种目的性淡化了财产赠与人的自愿性,因此,婚约双方的赠与行为与一般公民之间的赠与行为有所不同。如果婚约关系解除,赠与人要求受赠人返还赠与财产的,受赠人原则上应当返还;如果赠与人没有提出返还要求,受赠人自然可以不返还。返还赠与财产的法律依据,有学者主张“不当得利”说,有学者则主张“附条件赠与”说。本人认为,“不当得利”仅仅适用于一般的财产关系,不适用具有明显人身性质的婚约关系;而以结婚为条件的赠与显然违背婚姻自由原则。婚约的目的性应当为双方所知悉,婚约期间的赠与和婚约的目的不可分割,解除婚约后双方皆知道原来追求的目的已经无法实现,因此,以具有特定目的的赠与来解释解除婚约后的赠与物返还问题比较妥当。不过,在此还应注意三个问题:一是婚约期间一方在平常消费中对第三人的给付不应视为对他方的赠与;二是赠与物价值不大且已被消耗的,赠与人不应再要求返还;三是价值大的赠与物,受赠人已经处理的,应向赠与人折价偿。

    以订立婚约为名骗取他方财产的,不仅应当返还财产,构成诈骗罪的还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婚约期间的共同财产和共同债务

    实践中,不少婚约双方在结婚之前便实际开始共同生活,他们共同出资购买家具、房屋,共同投资进行经营活动,经济上不分彼此。婚约解除后,双方各自的财产无疑仍归属不明或财产所有份额不明的,则应视为共同共有财产,均等分割。

    婚约存续期间,双方因为共同生活、共同经营,以及为了抚养非婚生子女而发生的债务,应作为共同债务,由双方共同承担偿还责任。一方为了自己生活或经营而发生的债务,应由一方自己承担。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33344 位律师在线
1 分钟提问
5 分钟内解答
立即咨询
26秒前 用户188****9876 提交了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离婚彩礼怎么办
可以要求分割共同财产。
离婚彩礼怎么办
不能要求退还。
离婚彩礼怎么办
你好:看你们是否办理了结婚证,如果领了结婚证的话,你需要提起离婚诉讼对彩礼钱所买的电器进行分配,如果没领结婚证,需要提起解除非法同居关系之诉,无论如何对方都没有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离婚彩礼怎么办
要看具体情况,可以委托律师办理。
如何起诉恶意差评?
您好,可以提起诉讼
我是一个灵活的员工!可以办理病退吗?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灵活就业人员只要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在完成丧失劳动能力鉴定之后,即可申请办理
对方辱骂我。让我赔钱
你好:可以起诉解决,也可以报警解决
酒泉征地该如何算赔偿
法律分析:征用水利工程实行有偿征用和等效替代相结合的原则。按照被征收土地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执行。收取的补偿费按以下规定分别处理:能够修建替代水库的
本地惠州住房公积金可以领取吗
法律分析:想交住房公积金,必须是单位出面办理,个人是不能缴存的。另外,公积金是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个人缴纳,另一部分公司缴纳的。单位办理登记手续应提供的材料:(
我爸在的时候买的平房没过户原房主不给过户后来房子动迁了二十多年了一直没有过户现在我想过户怎么办
房子买的时候没过户可以与原房主协商,让原房主履行合同义务,配合过户。如果协商不一致,可以委托律师,向法院起诉,要求过户。一般情况下,签订完买卖合同未办理房产过户
老家是安徽的,在杭州上班,交保险,可以在杭州离婚吗
法律分析:一方起诉离婚的,一般在另一方户籍所在地(住所地)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户籍所在地和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向经常居住地法院起诉。存在特殊情况,可以在原告所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