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暴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及对策

更新时间:2012-12-03 21:28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一、家庭暴力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由于家庭暴力的隐蔽性使社会难以干预,相关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不强等原因,家庭暴力仍是引发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因素。要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普及青少年咨询求助机构、强...

  一、家庭暴力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

  由于家庭暴力的隐蔽性使社会难以干预,相关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不强等原因,家庭暴力仍是引发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因素。要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普及青少年咨询求助机构、强化学校教育素质的功能以及发挥公安机关的职能作用等途径防治家庭暴力,减少青少年犯罪。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犯罪呈高发态势,据统计,2005年,在抓获的刑事案件作案人员中,25岁以下青少年为71.9万人,占刑事犯罪作案人员总数的46.8%,2006年为67.9万人,占刑事犯罪作案人员总数的43.5%。在严重暴力犯罪中,青少年作案人员所占的比重更大。青少年犯罪有着经济、家庭教育缺失以及不良社会风气影响等方面的原因,本文试图从家庭暴力与青少年犯罪关系的角度对此做进一步的探索。家庭暴力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家庭暴力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在不同地域、不同民族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家庭暴力。关于家庭暴力的概念,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中指出:家庭暴力“是指行为人以殴打、捆绑、残害、强行限制人身自由或其他手段,给家庭成员造成一定伤害后果的行为”。因此,我国学者一般认为,家庭暴力是指在家庭内部出现的侵犯家庭成员人身、精神方面的暴力行为。其主要表现形式为夫妻暴力、父母对子女的暴力以及虐待老人等。

  (一)夫妻暴力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

  夫妻暴力主要是指丈夫对妻子的暴力,它是世界各国家庭暴力的主要形式。据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抽样调查的数据,在近3亿中国家庭中,近3O% 的家庭存在夫妻暴力。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看,夫妻暴力本身就是一种对子女的不良教育,它必然对青少年产生不良的潜移默化作用。西格尔在其论著《青少年犯罪》中指出:“在一个有病态家庭中成长的孩子,由于他们目睹了暴力和冲突、情感上的不和谐,以及社会冲突等,其犯罪的驱动力比其他青少年要大得多。”具体来说,夫妻暴力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1.夫妻暴力容易导致青少年形成犯罪人格夫妻感情不和与无休止的纠纷与冲突,往往使子女身心得不到健康的发育,心灵发生扭曲,在周围环境影响下,极易形成犯罪人格,成为青少年犯罪的导火线。具体来说:(1)夫妻暴力容易使青少年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病态人生观。比如,青少年目睹父母之间经常性的吵架与厮打,便怀疑人间的真情,认为这个社会是弱肉强食,并可能崇拜暴力,将暴力作为解决问题的基本方式。(2)形成阴暗的道德观。道德观是人对社会生活中是非善恶的理解和评价。“良知”是道德观的核心内容,其功能主要是使人产生“善恶”体验,从内心深处自觉约束人的行为。而夫妻暴力所表现出的无理、凶狠,容易导致青少年是非善恶评价混乱、颠倒以及缺乏“良心”体验,缺乏同情心,在实施伤害他人和社会的恶行时缺乏内疚感,进而引发恶性案件。(3)形成淡漠的法制观。家庭暴力具有隐蔽性的特点,在没有造成十分严重的危害后果前,往往是在“悄悄地”地犯罪,社会难以发现和介入,且大部分家庭暴力都没有受到法纪的制裁和惩罚。青少年耳濡目染,会逐渐对社会法制丧失信心,法制观念淡薄,崇尚以法制以外的手段解决问题。

  2.夫妻暴力会迫使青少年离家出走,使其成为社会黑恶势力利用的对象在夫妻暴力中,施暴者由于其素质和个人涵养不高,只顾自己发泄情绪,而不考虑子女的感受,也不肯为自己的子女而停止正在进行的暴力,更不会在日后的生活中有所改变。在这种没有安全感、缺少天伦之乐的家庭中生活的青少年,会对这种充满暴力、没有爱心的父亲或者母亲产生厌恶甚至憎恨,他们对祥和、宁静、父母恩爱的环境充满渴望。由于他们在自己生活的家庭中找不到这种幸福,便会离家出走,过早踏入了纷繁复杂的社会。而这些未成年人到了社会后,由于自己没有生存的能力,为了生活,他们很容易被社会恶势力所利用,成为犯罪团伙成员,或者容易被坏人引诱、教唆而犯罪。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调查数据,18岁以下的青少年中,“被赶出家门”和“离家出走”的,是普通青少年犯罪概率的10倍以上。

  3.夫妻暴力可能导致家庭残缺和家庭教育功能减弱,社会学与教育学认为,在家庭结构与青少年犯罪的相互关系中,健全的家庭结构意味着父母教育角色的完整,具备教养子女的必要条件;不健全的家庭结构预示着父母教育角色的欠缺,家庭教养功能的减弱,潜伏着青少年走向犯罪的危机。目前,受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中国正在出现第三次离婚高潮。据统计,1979年,中国的离婚率仅为3%,而2006年上升到13%。E2 J再据上海市松江区2006年的统计数据,51.5%的家庭离异是由于家庭暴力造成的。随着离婚率的上升,失去父爱或母爱的孩子越来越多。单亲家庭中的子女往

  往得不到应有的爱抚和管教,容易产生自卑和怨恨心理,沾染不良习气。不健全的家庭结构是导致青少年行为越轨、药物滥用、过早性经验、学业失败以及心灵创伤的高危险因子。2006年,司法部《青少年犯罪与改造研究》课题组对全国16个省、区、市18所少管所的6495名少年犯的问卷调查表明,有26.6%的少年犯来自破裂家庭。破裂家庭青少年犯罪的概率是正常家庭的4.5倍左右。

  (二)父母对子女暴力的负面效应

  长期以来,说到家庭暴力,人们都会想到妇女是受害者,而家庭暴力给青少年造成的伤害,却被忽视。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抽样调查显示,在家里经常挨打的孩子比例为3.5%,经常挨骂的孩子为14.9% ,偶尔挨打和挨骂的孩子比例分别为56.5%和68.3%。l0 J青少年处在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不管是作为直接受害者,还是间接受害者,家庭暴力对青少年的危害都不可小觑。

  1.父母对子女直接施暴会造成青少年的情感障碍由于对子女“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高期望值以及家庭经济和其它因素的影响,一些父母动辄以武力教育子女。据2006年中国政法大学“家庭体罚子女现象”课题组的调查资料,被调查的498名大学生中,54%的人承认自己在中小学阶段经历过家长的体罚,体罚的形式以父母手打脚踹为最多,占到88%,借助工具,如棍棒、皮带、衣架等实施暴力的占1.6%。从体罚的种类看,辱骂占25.28% ,罚跪占16.36%,罚站占13.38%,被父母逐出门的占4.09%。很多家长用体罚的方法教育子女却总是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反而造成父母与子女问的沟通障碍。(1)父母对子女经常性的指责、厮打,使青少年享受不到父爱、母爱和家庭的温馨,有的只是恐惧、忧虑和失望。这种家庭成长的子女往往性格内向、孤僻自卑,他们不敢向父母说出实情,担心因此而遭受打骂。(2)对父母的情感冷漠。在家庭暴力长期的和反复的强刺激下,青少年可能逐渐从紧张焦虑转变为情感冷漠,对父母产生怨恨甚至仇视,并且对周围事物麻木,缺乏同情心。这两种情况都会造成的青少年情感障碍,造成亲子间的矛盾与冲突,个别情况下,甚至导致青少年还击或报复父母的严重后果。

  2.父母对子女暴力会产生示范与传递效应心理学理论强调,青少年在与他人的互动过程中,透过观察与模仿,可学得他人某种特殊社会行为,逐渐形成自己的价值观,进而作为自己行为的指引,以后在相似的社会情境中,以自己的行为显现出来。更具体来说,家长对孩子的体罚,实际上是一种暴力的示范,这种示范可能会造成孩子对暴力的学习和模仿,一旦有类似的情境,即可能唤起孩子的暴力意识。青少年即模仿父母的惩罚性行为,学会打架、斗殴,并常以暴力的方式对待他人。久而久之,便会形成一种用暴力来处理问题的思维定势。另外,在这种暴力家庭中生活的子女,由于耳濡目染,在性格上渐渐形成了独断、专横、脾气暴躁、听不进任何劝阻、心狠手辣的特点,为其日后的犯罪带来了诱因,在其长大成人后的家庭生活中又会重复着父辈同样的生活,使这种家庭暴力延续到其子女日后的婚姻生活中。

  二、防治家庭暴力、减少青少年犯罪所面临的难题家庭暴力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已成为当今中国影响社会和谐的重要问题。目前,防治家庭暴力,降低其对青少年成长的负面作用,主要面临三大难题。

  (一)处置家庭暴力面临一系列法律困境

  为了禁止家庭暴力,加强对受害者的保护和救助,我国的《宪法》、《婚姻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等都明确规定了“禁止家庭暴力”。《治安管理处罚法》和《刑罚》也规定了处罚标准。但是,另一方面,相关法律又规定,普通的家庭暴力案件必须是“告诉了才处理”,而18岁以下的青少年普遍不知如何告诉,不敢告诉,且被家长限制告诉,因此,法律法规的操作性并不很强。实际上,在我国,几乎所有的看管孩子的权利都被放心地交给了父母,家庭暴力往往直到出现了极其恶劣的后果时才会引起一定的关注。

  (二)家庭暴力的隐蔽性与复杂性使社会难以干预。家庭暴力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暴力行为的实施者和受害者之间存在特殊的人身关系,因而家庭暴力也有别于一般的暴力事件而成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这种特殊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家庭性。即家庭暴力行为发生在具有血缘关系和婚姻关系的家庭成员之间。正是因为家庭成员问的特殊关系,使人们对于家庭暴力的态度同对于其他暴力行为的态度具有很大的不同。(2)隐蔽性。由于家庭暴力往往涉及到血缘、隐私、家庭面子观念等问题,受害人害怕遭到报复或是考虑到保持家庭的完整和成员之间的依赖关系等因素,往往忍气吞声,不愿张扬。家庭以外的人受“清官难断家务事”的传统观念影响,一般不愿介入。

  (3)复杂性与持久性。家庭暴力发生的原因、实施的手段、产生的后果以及造成的危害各不相同,使家庭暴力具有复杂性。此外,由于受害者对家庭暴力无力反抗或不愿公开,导致施暴者更加为所欲为,使家庭暴力具有持久性。这种复杂性与长期性是由于家庭经济地位变化、家庭成员的修养以及社会上黄、毒、赌的影响等方面原因造成的。而消除这些问题的根源是十分困难的。

  三、防治家庭暴力、减少青少年犯罪的对策家庭暴力和青少年犯罪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因果关系,控制和减少家庭暴力的发生,不仅是促进家庭幸福和维护社会稳定的要求,也是预防和控制青少年犯罪的一条有效途径。

  (一)完善防治家庭暴力的法律法规。目前,我国还没有一部专门的反对家庭暴力的法律。虽然有了《婚姻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以及一些省市出台的相关地方性法规,但力度都不足以消除这社会顽症。针对目前所涉法律条款分散与各法的不足现状,建议通过一定的立法程序,制定一部惩罚家庭暴力的专门性法律,使其自成体系,便于执法人员操作,并具有更清晰的法律威慑力。该法律应着重于对侵害人暴力行为的防治和紧急制止以及对受害人在危急情况下的紧急保护。

  (二)普及青少年咨询、求助机构并拓展其功能。目前,我国许多地方都建立了家庭暴力干预、救助机构,并且在构建反家庭暴力长效机制方面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例如,2006年10月,上海市以地方性法规的形式明确规定,家庭暴力案件属于公安部门接警的受理范围,司法行政、民政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根据受侵害人的请求,依法为受侵害人提供法律援助或者必要的救助。各居委会、村委会、企业、事业单位对正在实施的家庭暴力应当及时予以劝阻,并根据被侵害人的请求,出具相关证明或者提供帮助。这些措施对于防范家庭暴力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这些措施主要侧重于保障妇女权益方面,而对于18岁以下的青少年遇到的家庭暴力问题,则缺乏具体的帮助措施。笔者认为,应当参照欧美国家的成功做法,先在条件较好的社区建立青少年咨询、救助机构,这些机构接受青少年的咨询、投诉,或者建立问题青少年托管机构,对没有人管的青少年进行托管,解决他们的吃住问题、学习问题,教给他们生活技能。这种托管机构不同于工读学校,它的优越性在于通过人性化管理和帮助,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家庭问题对未成年人的伤害,减少了流浪青少年走向犯罪的可能性。被托管的青少年有条件的可以回归学校、参加工作。

  (三)学校要强化教育素质的功能,弥补家庭教育的缺陷。学校教育是青少年人生旅途中重要的一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家庭教育的缺陷。然而,当前很多学校教育却出现了误区,他们无视义务教育法及未成年人保护法,对“差生”采取冷漠无视的态度,不但未给予青少年应有的教育或努力矫正其不良人格,反而将其开除或放任他们流人社会,从而剥夺了他们受教育的权利,使他们丧失了最好的受教育时机。很多青少年沉迷于网吧、游戏厅,痴迷于大型网络游戏,或者登录色情网站,把大量的时间和金钱挥霍在这里,进一步滑向犯罪的泥潭。针对这一问题,教育行政管理机关和学校管理部门应大力提倡把素质教育贯穿到学校的每一个环节和每一个角落。对青少年进行素质教育要强调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为中心,而不能以考试为中心、以考分为标准去衡量。学校要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积极鼓励教师因人施教,特别是要注意后进生的转化,使他们尽快地赶上来。学校还可以定期聘请法制部门的同志到学校开设法律讲座,以提高青少年的法律素质和法律意识。另外,学校还要加强对青少年的管理,广泛地开展各项文体活动,丰富文化生活。

  (四)公安机关要通过加强宣传与严格执法等途径发挥职能作用防范家庭暴力、预防青少年犯罪是公安机关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基层公安机关可以在四个方面发挥重要的职能作用。一是社区民警要利用工作优势,广泛收集家庭暴力与不良青少年方面的信息,提早加强预防。二是社区民警应通过开展法制咨询、发放资料、播放录像、开展座谈交流等多种灵活形式,深入广大居民家庭、学校、企事业单位进行维护青少年权益方面的法制宣传。三是要加强对网吧的监管。当前,各地网吧对“不准未成年人人内”的规定普遍存在有置若罔闻的现象,因此,公安与文化部门必须加强监管与整治力度。四是加大执法力度,发挥法制威力。对于严重的家庭暴力问题,公安机关应根据其暴力行为的强度和触犯的法律法规,给予不同的处理。对于情节轻微的,受害人向派出所投诉的,公安部门应按规定给予一定的训诫、警告或者法律教育等。对于暴力行为比较严重但尚不构成犯罪的,公安部门应按《治安管理处罚法》给予拘留,拘留期间公安部门应对其进行法律教育,使其认识到错误的严重性,促使其改邪归正。对于暴力行为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公安机关应给予立案侦查,严格依照刑法有关伤害罪、虐待罪等条款予以坚决惩处。同时,要教育侵害人认罪悔过,改过自新。

  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关于婚姻法相关的问题,小编为您推荐:

  家庭暴力如何处罚?如何取证?有什么危害?

  家庭暴力如何处罚?如何取证?有什么危害?

  夫妻离婚孩子判给谁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婚姻家庭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58386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家人犯罪对子女的影响
根据我国刑法罪责自负的原则,家人犯罪对子女没有影响。
家庭暴力对孩子的影响
你好,危害极大,孩子可能会模仿,建议及时报警,保护小孩
犯罪记录对生活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如果想参军或者考公务员是无法通过政审的,对一般的就业不会有影响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高中生群架持刀伤人判几年
你好!涉嫌聚众斗殴或故意伤害,未满16周岁不受刑事处罚,已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可以减轻处罚,具体可来电详询。
孩子,能报警吗?
你好:报警解决依法处理
家庭暴力怀孕的妻子是否违法?
将合法妻子赶出家门违法,这属于遗弃,情节严重的会构成遗弃罪。因为夫妻双方有相互扶养的义务。对遗弃家庭成员,受害人有权提出请求,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以及所在单位
继父打犯法吗
家庭暴力报警处理
我想离家出走
离家出走联系不上的,当事人可以报警,可以先让公安机关依法寻找并进行调解,为当事人的人身安全提供一定的保证。除此之外,如果当事人之间不和好的,可以协议离婚或者起诉
婚姻期间男方对女方冷暴力造成女方抑郁症
1、遭受家庭冷暴力后,如果对精神进行了侵害的,受害一方可以提出离婚,离婚的方式有以下两种:(1)如果双方自愿离婚的,可以协议离婚,签订离婚协议书,共同办理离婚登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