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逃出资罪是否适用注册资本认缴制公司?

更新时间:2017-11-17 15:33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因陈某帮助朋友注册公司后将资金抽出,法官判陈某等人构成抽逃出资罪,后来由于该公司为认缴制,再审中陈某等人被改判为无罪。这是什么原因?抽逃出资罪是否适用注册资本认缴制公司?实缴制和认缴制的区别在哪里?二者的出资方式是如何?今天,找法网小编带您一起了解公司的实缴制和认缴制。

  按照新修订的《公司法》及相关条例,“注册资本”的登记管理已经从“实缴登记制”调整为“认缴登记制”。陈某等人之所以会在一审、二审中被判为有罪,而再审又改为无罪,其关键的原因在于:

  抽逃出资罪不适用于注册资本认缴制公司。

  注册资本认缴制是工商登记制度的一项改革措施,对按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决定需要取得前置许可的事项,除涉及国家安全、公民生命财产安全等外,不再实行先主管部门审批、再工商登记的制度。商事主体向工商部门申请登记,取得营业执照后即可从事一般生产经营活动;对从事需要许可的生产经营活动,持营业执照和有关材料向主管部门申请许可。

  工商登记制度将由“先证后照”改为“先照后证”。新政透出“宽进+严管”的政策导向,有助于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

  认缴制资金不缴清有什么后果:

  1、新公司法施行后,公司股东可以自主约定认缴出资额、出资方式、出资期限等,并记载于公司的章程。到规定时间无法缴清,到工商局窗口填写表格,修改公司章程。申请延期办理即可。

  2、股东应当按期足额缴纳公司章程中规定的各自所认缴的出资额。股东不按照前款规定缴纳出资的,除应当向公司足额缴纳外,还应当向已按期缴纳出资的股东承担违约责任

抽逃出资罪是否适用注册公司认缴制?

  公司实缴制和认缴制的区别:

  1、公司注册资本实缴制是指公司的银行验资账户和公司的营业执照注册资金具有相等的金额,实缴制占用的资金包括在企业运营成本当中。由于公司的注册资金一开始就已缴清,所以后续出现债务纠纷可以及时解决。(实际的注册资金)

  2、公司注册资本认缴制是指注册公司时将认定的注册资本设定一个期限分段缴清,不需要一开始就缴全,这个制度改革对初期创业却资金不足的人来说是非常有利的,一开始不需要投入很多的资金,只需要在章程期限内缴清就可以了。但是如果公司在未缴清阶段发生债务纠纷,那也需要将剩余资金全部缴清。(相当于分期缴费)

  公司实缴制和认缴制的出资方式:

  货币、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其他公司股权等

  小编最后提醒:

  1、公司认缴制的金额、出资时间可以由公司内部自行约定,但也符合公司的规模及发展状况等;

  2、出资时间不得约定为无期限或超过公司的经营期限。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公司法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42545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注册资本认缴制实行以来,是不是公司可以0出资呢?公司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是三
实行资本认缴制并不等于公司可以0出资,只是说在公司注册登记的时候,股东不需要立即筹足登记所需的资本,可以由公司的章程对出资的期限、方式等作具体规定,股东按照公司
实缴公司抽逃,是否还有罪
您好,您说的应该是抽逃注册资金吧,该罪名先已取消了。
公司注册资本认缴制
必须是实际资本。直接去工商部门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请问这是抽逃注册资本罪或虚假出资罪吗?
你事以经过要详细 现在无法回答。
临时工在个人档案中有记载,可以算工龄吗?
你好,一般情况下按照合同约定处理
公司注册资金会退吗
公司注册资金会退吗
公司实缴资本
什么叫实缴注册资本
什么叫实缴注册资本
公司实缴资本
一个多月了,钱当废品卖了还能报警追回吗
可以追回。先报警并提供证据,警方会调查。如确认是误卖或被盗,警方会追缴并返还。如涉及犯罪行为,警方会进一步处理。保留证据是关键,有助于快速追回损失。
房东口头说不让养宠物,我养了算违约嘛
是否违约需结合合同判断。如合同有约定,养宠物则违约;无约定可协商。违约时,或与房东协商解除合同退租,或承担违约责任。具体操作需根据实际情况和法律规定进行。
你好,我被别人骗了差不多1000能追回来吗?
可以追回。先报警并提供证据,警方将展开调查;同时,收集聊天记录、转账记录等证据;如案情复杂,可寻求专业律师的法律援助,通过法律途径追回损失。
就是老板点了三千多的陪,跑单了,可以报警吗
可以报警。同时,劳动者应收集证据,向劳动行政部门举报,或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也可依法申请仲裁或向法院起诉。具体操作需根据实际情况,如证据充分可直接起诉。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