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适用房:“借名买房”现象严重

更新时间:2012-12-11 22:33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现实中,因不符合经济适用房、限价房申购资格,或不具备向银行申请贷款资格,为规避保障房政策或信贷政策,实际购买人借用具备相应资格者的名义,采取借名、签订黑白合同等不正当手段,达到低价购买保障性住房或享受信贷优惠的目的。这种方式简称为借名买房。因这种违

  现实中,因不符合经济适用房、限价房申购资格,或不具备向银行申请贷款资格,为规避保障房政策或信贷政策,实际购买人借用具备相应资格者的名义,采取“借名”、签订“黑白合同”等不正当手段,达到低价购买保障性住房或享受信贷优惠的目的。这种方式简称为“借名买房”。因这种违规交易保障房的行为本身就隐含较高的潜在诉讼风险,一旦交易双方关系恶化或一方悔约,为争夺有限低廉的保障房资源,势必产生争讼。

  借名买房纠纷矛盾重重

  实践中,借名买房纠纷主要体现以下类型:一是取得申购资格的出名人,在将申购资格转让后反悔,主张借名行为无效;二是出名人反悔将实际购买人诉诸法院,要求确认其享有所有权或判令实际购买人腾房;三是实际购买人在“借名”之后,又与出名人签订房屋买卖合同,出名人反悔诉诸法院确认买卖合同无效;四是部分实际购买人将出名人诉诸法院,请求确认享有房屋所有权或判令协助办理房屋过户手续。据统计,北京市石景山区人民法院今年已受理的借名买房纠纷10余起,由此引发权属确认、房屋腾退、返还原物、排除妨害等近20件连环诉讼纠纷,造成矛盾冲突不断激化、升级。如区法院受理的安某夫妇与刘某借名买房一案中,出名人刘某以系房屋所有权人要求安某夫妇腾退房屋,而安某夫妇亦诉至法院要求确认房屋所有权、要求刘某办理过户手续。诉讼过程中双方矛盾冲突不断激化升级,甚至缠诉闹访。

  事实疑难复杂,调解难度较大

  调研发现,当事人为规避政策而通过借名、买号等交易保障房行为,往往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对出资、贷款等行为一般仅有口头约定,且不易被发现。另外,涉保障房诉讼纠纷多发生在特定主体之间,尤其借名买房、转让购房号等纠纷主体往往存在近亲属、同事、朋友级关系。这些特殊主体基于亲情、友情或信任关系恶意串通规避购房政策,且不易暴露。因此,实际诉至法院的诉讼案件仅为“冰山一角”。随着交易条件或情况的变化,将会有更多潜在诉讼纠纷诉至法院。借名人与出名人往往就权属确认、房屋腾退、出资返还、损失赔偿等问题形成系列诉讼,矛盾化解难度较大,难以通过和解调解途径化解矛盾纠纷。

  “借名合同”案件法律

  适用依据具有一定滞后性

  在“借名合同”案件中,借名人要求确认房屋权属或要求登记名义人(出名人)办理房屋所有权转移登记的,审判实务中一般以“借名”行为损害公共利益而不予支持。实践中,因“借名”购买经济适用房案件纠纷,往往形成出名人享有所有权,借名人享有使用权的尴尬的裁判结果。而以保障房政策为依据认定借名行为无效,不仅违反法律效力高于规章并优先适用的原则,而且亦明显违背社会所倡导的诚实信用的原则,势必又会鼓励悔约不诚信行为和投机心理,在某种程度上,对实际出资、装修并长期居住的借名人来说,难以实现服判息诉的良好社会效果。而对购买人再次转让已购保障性住房的行为,采取区分转让房屋是“老房”还是“新房”分别处理的方式。如对2008年4月11日之前购买的“老”经济适用房,约定在购买五年期满后再办理过户手续的,可认定有效。但因保障性住房过户涉及购房资格审查及政府回购等行政审批行为,对借名人或违规购买人以具备申购资格或者期满五年为由,主张办理过户登记的,实践中如何处理,存在较大争议。

  建议:

  完善住房保障立法加强申请资格审查

  首先,加快完善住房保障立法,为保障房制度提供权威性法律依据。

  立法机关加快保障房立法进度,将保障房管理规范上升到法律或行政法规层面,以基本法律、行政法规形式对保障房的归属、使用、收益、处分问题等做出明确规定,堵塞政策漏洞,对规避法律、法规行为不留可乘之机,为涉保障房“借名”案件纠纷处理提供充分的法律依据。同时,上级法院尽快制定司法解释,针对目前涉保障性住房中的借名效力、权属转移登记等法律适用问题制定统一的指导意见,有效发挥保障房法律规范及司法解释对百姓购房行为的指导、指引和规范作用。

  其次,政府住房保障部门应加强对保障性住房申请资格的审查。

  严格审查、核对购房人购买资格,实现审核、销售、交房、入住等各环节无缝对接,确保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中低收入家庭切实得到保障,防止利用政策漏洞借用他人名义骗取保障性住房的情况;此外,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保障房资格异议审查和落实政府回购政策,加大对保障房享受者资格异议审查力度,对经审查发现确实不符合保障房享受资格或通过借名违规交易的,政府部门要制定切实可行措施落实回购政策,加大对已查实的骗购行为的惩罚力度。

  最后,加大法制宣传力度,警示借名交易风险。通过加强政策宣传,让百姓理解保障房相关政策规定,通过曝光违规风险交易行为,警示购房人慎重交易,切忌贪一时之利,避免通过以他人名义购房,导致日后难以确认房屋归属从而引发纠纷;或出借自身购房资格后将无法再享受相应政策优惠等不利后果。(陈石磊 杨志东 张英周)

编辑推荐:

经济适用房住房价格管理方法

经济适用房住房价格管理方法

购经济适用房的十大风险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房产纠纷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87001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什么是经济适用房的“完全产权”?
申请购买经济适用房一般都是中低收入家庭,大部分都是公积金按揭贷款,购房款还款完毕后可由开发商或自己申请办理经济适用房<产权证》,《土地使用证》,但是这些证上注明
借名买房给当事人造成经济适用房不能买的
房产登记证你们的名下,协商不成,到法院起诉,主张归还房产,但您家需要返还对方的购房款。也可能被取消购房资格,您自己决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  第十六条
安居房,经济适用房,商品房
三者是有区别的。安置房和经济适用房是针对特定主体的房屋,买这样的房屋是存在一定的法律风险的,建议慎重考虑。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经济适用房纠纷:借名买房,名义人想要回房
您好。这种协议是无效的,实际出资人可以要求返还出资。
租公租房怎么提取住房公积金
具体操作如下: 1. 线上提取:登录公积金管理中心网站或APP,填写提取申请并上传相关证明材料,如身份证、公租房租赁合同等。 2. 线下提取:前往公积金管理中心
我先付了2万定金,然后付了首付,现在还能退房吗?
你好,若是开发商有违约行为,购房者虽然可以要求退房,但此时必须要符合法律中规定的条件,而不能随意就要求退房,这样不利于交易的稳定,也有可能开发商造成损失。
按揭车未经原主同意销售,是否违法?
具体需要依据抵押合同来确定
开发商不给不动产权登记表盖章
除了投诉,如果开发商不给不动产权登记表盖章,您还可以尝试以下途径:一是根据仲裁协议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二是如果没有仲裁协议或协议无效,可以向房产所在地的人民法院
亲人一次性付款买了期房,需要注意什么
购买期房一次性付款,需注意:1.核实开发商资质,确保其具备合法开发销售资格;2.实地考察房屋及周边环境,与开发商宣传内容进行比对;3.签订详尽的买卖合同,明确双
中途不得退房如须退房已方须补尝甲方一个月违约金是什么意思
对于“中途退房须支付违约金”的情况,常见处理方式有:1)与甲方协商,看是否可以减少或免除违约金;2)如协商无果且确实需要退房,则按合同约定支付违约金。选择处理方
想申请商品房面积复测,应该找哪个单位?
对于商品房面积复测,一般有两种处理方式:一是向房地产管理部门申请,二是委托专业测绘机构进行。选择时,可考虑处理效率、专业度及费用等因素。若对面积有较大疑虑,建议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