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

更新时间:2019-05-21 01:38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令第39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已经2006年10月25日文化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06年12月1日起施行。二OO六年十一月二日第一条为有效保护和传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令
第39号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已经2006年10月25日文化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06年12月1日起施行。

二OO六年十一月二日

  第一条 为有效保护和传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强保护工作的管理,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列入国务院批准公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所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第三条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实行“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坚持真实性和整体性的保护原则。

  第四条 国务院文化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协调和监督全国范围内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省级人民政府文化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协调和监督本行政区域内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所在地人民政府文化行政部门,负责组织、监督该项目的具体保护工作。

  第五条 国务院文化行政部门组织制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整体规划,并定期对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

  省级人民政府文化行政部门组织制定本行政区域内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规划,经国务院文化行政部门批准后组织实施,并于每年十一月底前向国务院文化行政部门提交保护规划本年度实施情况和下一年度保护工作计划。

  第六条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应当确定保护单位,具体承担该项目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保护单位的推荐名单由该项目的申报地区或者单位提出,经省级文化行政部门组织专家审议后,报国务院文化行政部门认定。

  第七条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单位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有该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或者相对完整的资料;

  (二)有实施该项目保护计划的能力;

  (三)有开展传承、展示活动的场所和条件。

  第八条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单位应当履行以下职责:

  (一)全面收集该项目的实物、资料,并登记、整理、建档;

  (二)为该项目的传承及相关活动提供必要条件;

  (三)有效保护该项目相关的文化场所;

  (四)积极开展该项目的展示活动;

  (五)向负责该项目具体保护工作的当地人民政府文化行政部门报告项目保护实施情况,并接受监督。

  第九条 国务院文化行政部门统一制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标牌,由省级人民政府文化行政部门交该项目保护单位悬挂和保存。

  第十条 国务院文化行政部门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给予必要的经费资助。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化行政部门应当积极争取当地政府的财政支持,对在本行政区域内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给予资助。

  第十一条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单位根据自愿原则,提出该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推荐名单,经省级人民政府文化行政部门组织专家评议后,报国务院文化行政部门批准。

  第十二条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完整掌握该项目或者其特殊技能;

  (二)具有该项目公认的代表性、权威性与影响力;

  (三)积极开展传承活动,培养后继人才。

  第十三条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应当履行传承义务;丧失传承能力、无法履行传承义务的,应当按照程序另行认定该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怠于履行传承义务的,取消其代表性传承人的资格。

  第十四条 国务院文化行政部门组织建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有条件的地方,应建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或者展示场所。

  第十五条 国务院文化行政部门组织制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资料等级标准和出入境标准。其中经文物部门认定为文物的,适用文物保护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

  第十六条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单位和相关实物资料的保护机构应当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妥善保管实物资料,防止损毁和流失。

  第十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化行政部门应当鼓励、支持通过节日活动、展览、培训、教育、大众传媒等手段,宣传、普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促进其传承和社会共享。

  第十八条 省级人民政府文化行政部门应当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所依存的文化场所划定保护范围,制作标识说明,进行整体性保护,并报国务院文化行政部门备案。

  第十九条 省级人民政府文化行政部门可以选择本行政区域内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向国务院文化行政部门提出申请。

  第二十条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名称和保护单位不得擅自变更;未经国务院文化行政部门批准,不得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标牌进行复制或者转让。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域名和商标注册和保护,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执行。

  第二十一条 利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艺术创作、产品开发、旅游活动等,应当尊重其原真形式和文化内涵,防止歪曲与滥用。

  第二十二条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含有国家秘密的,应当按照国家保密法律法规的规定确定密级,予以保护;含有商业秘密的,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执行。

  第二十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文化行政部门应当鼓励和支持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捐赠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资料或者捐赠资金和实物用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page]

  第二十四条 国务院文化行政部门对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第二十五条 国务院文化行政部门定期组织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情况的检查。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化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并视情节轻重予以警告、严重警告,直至解除其保护单位资格:

  (一)擅自复制或者转让标牌的;

  (二)侵占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珍贵实物资料的;

  (三)怠于履行保护职责的。

  第二十六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擅自变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称或者保护单位的;

  (二)玩忽职守,致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依存的文化场所及其环境造成破坏的;

  (三)贪污、挪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经费的。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由国务院文化行政部门负责解释。

  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自2006年12月1日起施行。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知识产权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35403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非物质文化遗产无人继承
不是所有的遗产都可继承。公民的合法收入、公民的房屋、储蓄和生活用品、公民的林木、牲畜和家禽、公民的文物、图书资料、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公民的著作权、专利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要求是什么
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要求是什么
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
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范本
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范本
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
如何继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继承遗产的范围主要包括: 1、公民的收入、房屋、储蓄和生活用品; 2、公民的林木、牲畜和家禽; 3、公民的著作权、专利权中的财产权利; 4、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
如何继承与保护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
1、依照民法典1131条规定分遗产的规定如下: (1)、依照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一条规定可以分给适当遗产的人,分给他们遗产时,按具体情况可以多于或者少于继承人
包装袋能印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上去吗
包装袋可以印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
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
如何计算试用期被辞退的补偿金额?
你好,用人单位没有正当合法理由单方辞退,需要支付双倍的赔偿金。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
侮辱、谣言要判多少年?
是涉嫌触犯了刑法,有具体的标准
被后面的电动车撞了,谁的责任?
车祸赔偿,首先要看交警部门是否对此事故作出责任认定。如果是你的全责,则由你方依法承担本次事故的全部损失;如果双方均有过错,则由双方根据自身过错大小,按责任比例分
贵州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条例
贵州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条例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
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
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
我的房子被保全,是否影响我妻子名下的房产过户
保全的房产不可以过户。被保全的房产属于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依法裁定、决定查封或者以其他形式限制房地产权利的房产,应在申请人主动解除保全或保全到期后进行交易过户。法
你好,网络赌博1400块,被查实了
报警,由警方调查确定
今天被老家的法院电话通知明天开庭
你好,下午不开庭理由是什么呢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