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视居住的解除规定有哪些

更新时间:2018-06-14 14:17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我国《刑事诉讼法》中明确规定了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12个月,而监视居住则不能超过6个月。因此一般监视居住期限届满之后,往往就需要解除强制措施。那么监视居住的解除规定有哪些呢?下面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对于监视居住,大家都应该都不陌生,那么监视居住的解除规定呢?下面找法网小编整理了监视居住的解除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1996年3月17日修订)

  第五十八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第七十五条: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托的律师及其他辩护人对于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采取强制措施超过法定期限的,有权要求解除强制措施。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被采取强制措施超过法定期限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予以释放、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或者依法变更强制措施。

 监视居住的解除规定有哪些 

   二、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1998年12月16日最高人民检察院修正)

  第七十二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或者发现不应当追究犯罪嫌疑人刑事责任的,应当解除或者撤销监视居住。

  第七十三条:解除或者撤销监视居住,应当由办案人员提出意见,部门负责人审核,检察长决定。

  第七十四条:解除或者撤销监视居住的决定应当通知执行机关,并将解除或者撤销监视居住的决定书送达犯罪嫌疑人。

  第七十五条:犯罪嫌疑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犯罪嫌疑人委托的律师及其他辩护人认为监视居住超过法定期限,向人民检察院提出解除监视居住要求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在七日以内审查决定。经审查认为超过法定期限的,经检察长批准后,解除监视居住;经审查未超过法定期限的,书面答复申请人。

  三、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1998年5月14日修正)

  第一百零二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决定监视居住的,负责执行的县级公安机关应当在收到法律文书和有关材料,核实被监视居住人后,及时指定被监视居住人住处或者居所所在地派出所执行。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应当遵守的规定的,执行监视居住的县级公安机关应当及时告知原决定监视居住的机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作出解除、变更监视居住决定的,公安机关应当根据原决定机关的决定书解除监视居住。

  第一百零四条:需要解除监视居住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签发《解除监视居住决定书》。解除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执行机关、被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第一百三十五条:犯罪嫌疑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犯罪嫌疑人委托的律师对于公安机关采取强制措施超过法定期限,要求公安机关解除强制措施的,公安机关应当释放犯罪嫌疑人、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或者依法变更强制措施。

  四、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适用刑事强制措施有关问题的规定(2000年8月28日)

  第十六条:人民检察院决定对犯罪嫌疑人监视居住的案件,监视居住期限届满十五日前,负责执行的县级公安机关应当通知决定监视居住的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应当在监视居住期限届满前,作出解除监视居住或者变更强制措施的决定,并通知公安机关执行。

  五、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刑事案件程序的具体规定(1994年3月21日)

  第五十八条:对已经逮捕的人犯,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变更强制措施或者释放:

  1、患有严重疾病的;

  2、案件不能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审结,对该人犯采取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的方法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3、该人犯是正在怀孕、哺乳自己不满一周岁婴儿及流产法定休息期内的妇女;

  4、第一审人民法院判处管制或者宣告缓刑以及单独适用罚金、剥夺政治权利,判决尚未发生法律效力的;

  5、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期间,人犯被羁押的时间已等于或者超过第一审人民法院对该被告人判处的刑期的。

  六、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1998年9月2日)

  第八十一条:对已经逮捕的被告人,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变更强制措施或者释放:

  1、第一审人民法院判处管制或者宣告缓刑以及单独适用附加刑,判决尚未发生法律效力的;

  2、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期间,被告人被羁押的时间已到第一审人民法院对其判处的刑期期限的;

  3、因进行司法鉴定而尚未审结的案件,法律规定的期限届满的。

  上文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监视居住的解除规定的相关知识内容,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33344 位律师在线
1 分钟提问
5 分钟内解答
立即咨询
26秒前 用户188****9876 提交了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监视居住解除后有什么结果?
监视居住的解除主要基于以下两个方面原因:一是发现被监视居住人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二是监视居住期限届满。为保障被监视居住人的合法权益,防止案件久拖决,刑事诉讼法对
解除监视居住的条件是什么?
如果监视居住的期限届满,那么也是要解除监视居住的,一般情况下,如果是在监视居住期间案件的侦查没有实质性的突破,不能够确定案件的事实,或者是发现对于犯罪嫌疑人是不
解除监视居住后
一般来讲是没事了,但如果公安机关找到证据证明你确实构成犯罪,仍可再次拘留你。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未批捕的监视居住解除的条件是什么
对已经逮捕的人犯,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变更强制措施或者释放: (一)患有严重疾病的; (二)案件不能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审结,对该人犯采取取保候审或者
监视居住出省打报告可以吗
违反监视居住规定的处理办法: 1、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监视居住规定的情节严重的,可以予以逮捕; 2、需要予以逮捕的,可以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先行拘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