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拘禁罪能否办理取保候审?

更新时间:2012-12-18 20:23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非法拘禁罪能否办理取保候审?中顾网律师解答:是的,可以这样的,取保候审是按法律的规定,没有危害的可能并可能判处3年以下徒刑的。相关法规:一、非法拘禁罪的概念及其构成非法拘禁罪[2],是指以拘押、禁闭或者其他强制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行为。非

  非法拘禁罪能否办理取保候审?

  中顾网律师解答:

  是的,可以这样的,取保候审是按法律的规定,没有危害的可能并可能判处3

  年以下徒刑的。

  相关法规:

  一、非法拘禁罪的概念及其构成

  非法拘禁罪[2],是指以拘押、禁闭或者其他强制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行为。 非法拘禁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身体自由权,所谓身体自由权,是指以身体的动静举止不受非法干预为内容的人格权,亦即在法律范围内按照自己的意志决定自己身体行动的自由权利。公民的身体自由,是公民正常工作、生产、生活和学习的保证,失去身体自由,就失去了从事一切正常活动的可能。我国宪法第37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因此,非法拘禁是一种严重剥夺公民身体自由的行为。

  非法拘禁罪侵害的对象,是依法享有人身权利的任何自然人。身体自由权作为一种人格权,是组成民事权利体系之一的人身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事权利的享有基于民事权利能力。凡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之自然人均依法享受包括身体自由权在内的民事权利。民事权利能力是法律赋予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享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始于出生,终于死亡,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因此非法拘禁罪侵害的对象,包括一切自然人(即基于自然规律而出生的人),即包括无辜公民、犯错误的人、有一般违法行为的人和犯罪嫌疑人。有一种观点认为,非法拘禁罪中的“他人”,只是指有按照自己的意志支配自己的活动能力的人,包括潜在的有意志活动能力的人在内,如幼儿、醉酒者和熟睡中的人。但不应包括完全没有按照自己的意志支配自己的活动能力的人,如婴儿、严重的精神病患者。

  (二)非法拘禁罪的客观要件

  非法拘禁罪客观上表现为非法剥夺他人身体自由的行为。

  这里的“他人”没有限制,既可以是守法公民,也可以是犯有错误或有一般违法行为的人,还可以是犯罪嫌疑人。行为的特征是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的身体自由。凡符合这一特征的均应认定为非法剥夺人身自由罪,如非法逮捕、拘留、监禁、扣押、绑架,办封闭式“学习班”、“隔离审查”等等均是非法剥夺人身自由。概括起来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拘束人的身体,剥夺其身体活动自由,如捆绑;另一类是间接拘束人的身体,剥夺其身体活动自曲,即将他人监禁于一定场所,使其不能或明显难以离开、逃出。剥夺人身自由的方法既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例如,将妇女洗澡时的换洗衣服拿走,使其基于羞耻心无法走出浴室的行为,就是无形的方法。此外,无论是以暴力、胁迫方法拘禁他人,还是以欺诈方法拘禁他人,均不影响非法拘禁罪的成立。

  非法剥夺人身自由是一种持续行为,即该行为在一定时间内处于继续状态,使他人在一定时间内失去身体自由,不具有间断性。时间持续的长短不影响非法拘禁罪的成立,只影响量刑。但时间过短、瞬间性的剥夺人身自由的行为,则难以认定成立非法拘禁罪。

  剥夺人身自由的行为必须是非法的。司法机关根据法律规定,对于有犯罪事实和重大嫌疑的人采取拘留、逮捕等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的行为,不成立非法拘禁罪。但发现不应拘捕时,借故不予释放,继续羁押的,则应认为是非法剥夺人身自由。对于正在实行犯罪或犯罪后及时被发觉的、通缉在案的、越狱逃跑的、正在被追捕的人,群众依法扭送至司法机关的,是一种权利,而不是非法剥夺人身自由。依法收容精神病患者的,也不是非法剥夺人身自由的行为。

  (三)非法拘禁罪的主体要件

  非法拘禁罪的主体既可以是国家工作人员,也可以是一般公民。从实际发生的案件来看,多为掌握一定职权的国家工作人员或基层农村干部。另外,这类案件往往涉及的人员较多。有的是经干部会议集体讨论决定的;有的是经上级领导同意或默许的;有的是直接策划、指挥者,有的是动手捆绑、奉命看守者。因此,处理时要注意,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只是其中的直接责任者和出于陷害、报复和其他卑鄙动机的人员。对其他人员应实行区别对待,一般不追究刑事责任。

  (四)非法拘禁罪的主观要件

  非法拘禁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并以剥夺他人人身自由为目的。

  过失不构成非法拘禁罪。非法拘禁他人的动机是多种多样的。有的因法制观点差,把非法拘禁视为合法行为;有的出于泄愤报复,打击迫害;有的是不调查研究,主观武断、逼取口供;有的是闹特权、耍威风;有的是滥用职权、以势压人;也有的是居心不良,另有所图。不管出于什么动机,只要具有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目的,故意实施了非法拘禁他人,即构成非法拘禁罪,如果非法剥夺他人身自由是为了其他犯罪目的,其他犯罪比非法拘禁罪处罚更重的,应以其他罪论处。

  非法拘禁罪的认定

  二、非法拘禁罪的认定

  (一)非法拘禁罪与非罪的界限

  1、划清一般非法拘禁行为与非法拘禁犯罪。非法拘禁行为,只有达到相当严重的程度,才构成犯罪。因此,应当根据情节轻重、危害大小、动机为私为公、拘禁时间长短等因素,综合分析,来确定非法拘禁行为的性质。

  [1] 2、划清违法拘捕与非法拘禁罪的界限。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违法拘留、逮捕是违反拘留、逮捕法规的行为,一般是司法人员在依照法定职权和条件的情况决定、批准、执行拘捕时,违反法律规定约有关程序、手续和时限,并不具有非法拘禁的动机和目的。如:一般的超时限报捕、批捕;未及时办理、出示拘留、逮捕证;未依法及时通知犯罪嫌疑人家属或单位;未先办理延期手续而超期羁押人犯的等,都不构成非法拘禁罪。因各种客观因素造成错拘、错捕的,也不构成犯罪。

  (二)非法拘禁罪与刑讯逼供罪的界限

  两者都属于侵犯人身权利的犯罪,实践中往往互相牵连,容易混淆。两者的区别在于:

  1、主体要件不同。前者是一般主体,后者只能是国家工作人;

  2、犯罪对象不同。前者是一般公民,后者只能是被控有违法犯罪行为的犯罪嫌疑人;

  3、犯罪行为表现和目的不同。前者是以拘禁或者其他强制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后者是对犯罪嫌疑人使用肉刑或者变相肉刑逼取口供。如果两罪一起发生,互有关联的,一般应按牵连犯罪从一重罪处理。非国家工作人员有类似“刑讯逼供”等关押行为的,不定刑讯逼供罪,可以非法拘禁罪论处。[page]

  (三)非法拘禁罪的一罪与数罪

  1、非法拘禁罪与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刑讯逼供罪及暴力取证罪的牵连、竞合

  非法拘禁罪与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的牵连,通常表现为在非法拘禁过程中,行为人对被害人进行暴力加害,或者行为人用非法拘禁方法故意使被害人因冻饿等原因而死亡、受伤

[1] [2] [3] 下一页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刑事辩护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42939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非法拘禁罪可以取保候审么
需要具体看涉案的情节综合确定有没有社会危害性,是否基准刑是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满足这两点才可能取保候审成功。可以委托律师争取
非法拘禁罪可以取保候审吗
符合条件的就可以委托律师申请取保候审,
寻衅滋事罪能否取保候审
要看是否符合取保候审的条件。 可以先向办案单位提出取保候审的书面申请。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因寻衅滋事罪被刑事拘留,可否办理取保候审?
您好,寻讯滋事罪,如果造成人员受伤死亡等严重情况,最高可以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寻讯滋事罪一般比较难取保候审,因为这种罪属于暴力犯罪,不轻易取保,但律师可以代办
新农保,15年不交可以一次性补交吗?
您好,可以要求单位帮您补缴
美团骑手离职要扣1500元,这是违法的
若劳动者劳动合同中的违约情况,有可能会被扣工资,扣工资是否合法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而定。
一颗牙齿被打掉了,打不赔偿,这种情况该怎么办?
是交通事故案件吗,这个看具体的情况分析
我的游戏账号卖了,买家说我又找回了,但是我没有找回呀?我该怎么说
临这种情况,首先应与买家沟通,解释并未找回账号,并提供证据支持。如沟通无果,可考虑法律途径解决争议,如起诉或仲裁。选择合适的处理方式需综合考虑证据充分性、争议金
就是租房子没有热水
房东拒绝提供热水时,租户可以先尝试友好协商。若协商无果,可以考虑向相关部门投诉或寻求法律援助。同时,租户应保存相关证据,如租房合同、沟通记录等,以备不时之需。
买卖土地法院判合同无效买方只要是返还钱,不还地怎么办
土地买卖无效时,可选择协商、调解或诉讼等方式处理。协商效率较高,调解可借助第三方力量,诉讼则具有法律强制力。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方式,以维护自身权益。
受害人自己把钱追回来后不敢取
如果钱款已被犯罪嫌疑人挥霍,受害者可以通过民事诉讼途径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犯罪嫌疑人赔偿损失。同时,也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请求追究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在诉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