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

更新时间:2013-05-16 11:02:47 找法网官方整理 人浏览

  为进一步规范职业病诊断与鉴定工作,保障劳动者健康权益,新修订的《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91号)已公布,将于今年4月10日起正式实施。下面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全文内容:

  目录

  一、卫生部令第91号

  二、《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全文

  (一)总 则

  (二)诊断机构

  (三)诊 断

  (四)鉴 定

  (五)监督管理

  (六)法律责任

  (七)附 则

  一、卫生部令第91号

  第91号

  《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已于2013年1月9日经卫生部部务会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3年4月10日起施行。

  部 长 陈 竺

  2013年2月19日

  二、《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全文

  新修订的《办法》充分体现了方便劳动者、简化程序、制度设置向保护劳动者权益倾斜等特点。劳动者可以在用人单位所在地,本人户籍所在地或者经常居住地的诊断机构进行职业病诊断。同时,规定了职业病诊断机构接诊义务,取消职业病诊断受理环节。还强化了用人单位在劳动者进行职业病诊断与鉴定过程中的举证责任。并且,简化鉴定申请手续,当事人申请鉴定时,只需提供鉴定申请书和原诊断证明书(已作首次鉴定的需要提供鉴定书)等。

  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职业病诊断与鉴定工作,加强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以下简称《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职业病诊断与鉴定工作应当按照《职业病防治法》、本办法的有关规定及国家职业病诊断标准进行,遵循科学、公正、及时、便民的原则。

  第三条 职业病诊断机构的设置必须适应职业病防治工作实际需要,充分利用现有医疗卫生资源,实现区域覆盖。

  第四条 各地要加强职业病诊断机构能力建设,提供必要的保障条件,配备相关的人员、设备和工作经费,以满足职业病诊断工作的需要。

  第二章 诊断机构

  第五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以下简称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结合本行政区域职业病防治工作制定职业病诊断机构设置规划,报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六条 职业病诊断机构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持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二)具有相应的诊疗科目及与开展职业病诊断相适应的职业病诊断医师等相关医疗卫生技术人员;

  (三)具有与开展职业病诊断相适应的场所和仪器、设备;

  (四)具有健全的职业病诊断质量管理制度。

  第七条 医疗卫生机构申请开展职业病诊断,应当向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提交以下资料:

  (一)职业病诊断机构申请表;

  (二)《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及副本的复印件;

  (三)与申请开展的职业病诊断项目相关的诊疗科目及相关资料;

  (四)与申请项目相适应的职业病诊断医师等相关医疗卫生技术人员情况;

  (五)与申请项目相适应的场所和仪器、设备清单;

  (六)职业病诊断质量管理制度有关资料;

  (七)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提交的其他资料。

  第八条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收到申请材料后,应当在五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不受理的应当说明理由并书面通知申请单位。

  决定受理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及时组织专家组进行技术评审。专家组应当自卫生行政部门受理申请之日起六十日内完成和提交技术评审报告,并对提交的技术评审报告负责。

  第九条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自收到技术评审报告之日起二十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

  对批准的申请单位颁发职业病诊断机构批准证书;不批准的应当说明理由并书面通知申请单位。

  职业病诊断机构批准证书有效期为五年。

  第十条 职业病诊断机构需要延续依法取得的职业病诊断机构批准证书有效期的,应当在批准证书有效期届满三十日前,向原批准机关申请延续。经原批准机关审核合格的,延续批准证书。

  第十一条 符合本办法第六条规定的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可以申请开展职业病诊断工作。

  设区的市没有医疗卫生机构申请开展职业病诊断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根据职业病诊断工作的需要,指定公立医疗卫生机构承担职业病诊断工作,并使其在规定时间内达到本办法第六条规定的条件。

  第十二条 职业病诊断机构的职责是:

  (一)在批准的职业病诊断项目范围内开展职业病诊断;

  (二)报告职业病;

  (三)报告职业病诊断工作情况;

  (四)承担《职业病防治法》中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十三条 职业病诊断机构依法独立行使诊断权,并对其作出的职业病诊断结论负责。

  第十四条 职业病诊断机构应当建立和健全职业病诊断管理制度,加强职业病诊断医师等有关医疗卫生人员技术培训和政策、法律培训,并采取措施改善职业病诊断工作条件,提高职业病诊断服务质量和水平。

  第十五条 职业病诊断机构应当公开职业病诊断程序,方便劳动者进行职业病诊断。

  职业病诊断机构及其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尊重、关心、爱护劳动者,保护劳动者的隐私。

  第十六条 从事职业病诊断的医师应当具备下列条件,并取得省级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职业病诊断资格证书:

  (一)具有医师执业证书;

  (二)具有中级以上卫生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三)熟悉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和职业病诊断标准;

  (四)从事职业病诊断、鉴定相关工作三年以上;

  (五)按规定参加职业病诊断医师相应专业的培训,并考核合格。

  第十七条 职业病诊断医师应当依法在其资质范围内从事职业病诊断工作,不得从事超出其资质范围的职业病诊断工作。

  第十八条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向社会公布本行政区域内职业病诊断机构名单、地址、诊断项目等相关信息。

  第三章 诊 断

  第十九条 劳动者可以选择用人单位所在地、本人户籍所在地或者经常居住地的职业病诊断机构进行职业病诊断。

  第二十条 职业病诊断机构应当按照《职业病防治法》、本办法的有关规定和国家职业病诊断标准,依据劳动者的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情况、临床表现以及辅助检查结果等,进行综合分析,作出诊断结论。

  第二十一条 职业病诊断需要以下资料:

  (一)劳动者职业史和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包括在岗时间、工种、岗位、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名称等);

  (二)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结果;

  (三)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四)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诊断还需要个人剂量监测档案等资料;

  (五)与诊断有关的其他资料。

  第二十二条 劳动者依法要求进行职业病诊断的,职业病诊断机构应当接诊,并告知劳动者职业病诊断的程序和所需材料。劳动者应当填写《职业病诊断就诊登记表》,并提交其掌握的本办法第二十一条规定的职业病诊断资料。

  第二十三条 在确认劳动者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时,当事人对劳动关系、工种、工作岗位或者在岗时间有争议的,职业病诊断机构应当告知当事人依法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第二十四条 职业病诊断机构进行职业病诊断时,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所在的用人单位提供其掌握的本办法第二十一条规定的职业病诊断资料,用人单位应当在接到通知后的十日内如实提供。

  第二十五条 用人单位未在规定时间内提供职业病诊断所需要资料的,职业病诊断机构可以依法提请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督促用人单位提供。

  第二十六条 劳动者对用人单位提供的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等资料有异议,或者因劳动者的用人单位解散、破产,无用人单位提供上述资料的,职业病诊断机构应当依法提请用人单位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进行调查。

  职业病诊断机构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作出调查结论或者判定前应当中止职业病诊断。

  第二十七条 职业病诊断机构需要了解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情况时,可以对工作场所进行现场调查,也可以依法提请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组织现场调查。

  第二十八条 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督促,用人单位仍不提供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等资料或者提供资料不全的,职业病诊断机构应当结合劳动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结果和劳动者的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并参考劳动者自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提供的日常监督检查信息等,作出职业病诊断结论。仍不能作出职业病诊断的,应当提出相关医学意见或者建议。

  第二十九条 职业病诊断机构在进行职业病诊断时,应当组织三名以上单数职业病诊断医师进行集体诊断。

  职业病诊断医师应当独立分析、判断、提出诊断意见,任何单位和个人无权干预。

  第三十条 职业病诊断机构在进行职业病诊断时,诊断医师对诊断结论有意见分歧的,应当根据半数以上诊断医师的一致意见形成诊断结论,对不同意见应当如实记录。参加诊断的职业病诊断医师不得弃权。

  第三十一条 职业病诊断机构可以根据诊断需要,聘请其他单位职业病诊断医师参加诊断。必要时,可以邀请相关专业专家提供咨询意见。

  第三十二条 职业病诊断机构作出职业病诊断结论后,应当出具职业病诊断证明书。

  职业病诊断证明书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劳动者、用人单位基本信息;

  (二)诊断结论。确诊为职业病的,应当载明职业病的名称、程度(期别)、处理意见;

  (三)诊断时间。

  职业病诊断证明书应当由参加诊断的医师共同签署,并经职业病诊断机构审核盖章。

  职业病诊断证明书一式三份,劳动者、用人单位各一份,诊断机构存档一份。

  职业病诊断证明书的格式由卫生部统一规定。

  第三十三条 职业病诊断机构应当建立职业病诊断档案并永久保存,档案应当包括:

  (一)职业病诊断证明书;

  (二)职业病诊断过程记录,包括参加诊断的人员、时间、地点、讨论内容及诊断结论;

  (三)用人单位、劳动者和相关部门、机构提交的有关资料;

  (四)临床检查与实验室检验等资料;

  (五)与诊断有关的其他资料。

  第三十四条 职业病诊断机构发现职业病病人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确诊为职业病的,职业病诊断机构可以根据需要,向相关监管部门、用人单位提出专业建议。

  第三十五条 未取得职业病诊断资质的医疗卫生机构,在诊疗活动中怀疑劳动者健康损害可能与其所从事的职业有关时,应当及时告知劳动者到职业病诊断机构进行职业病诊断。

  第四章 鉴 定

  第三十六条 当事人对职业病诊断机构作出的职业病诊断结论有异议的,可以在接到职业病诊断证明书之日起三十日内,向职业病诊断机构所在地设区的市级卫生行政部门申请鉴定。

  设区的市级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负责职业病诊断争议的首次鉴定。

  当事人对设区的市级职业病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在接到鉴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原鉴定组织所在地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再鉴定。

  职业病鉴定实行两级鉴定制,省级职业病鉴定结论为最终鉴定。

  第三十七条 卫生行政部门可以指定办事机构,具体承担职业病鉴定的组织和日常性工作。职业病鉴定办事机构的职责是:

  (一)接受当事人申请;

  (二)组织当事人或者接受当事人委托抽取职业病鉴定专家;

  (三)组织职业病鉴定会议,负责会议记录、职业病鉴定相关文书的收发及其他事务性工作;

  (四)建立并管理职业病鉴定档案;

  (五)承担卫生行政部门委托的有关职业病鉴定的其他工作。

  职业病诊断机构不能作为职业病鉴定办事机构。

  第三十八条 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向社会公布本行政区域内依法承担职业病鉴定工作的办事机构的名称、工作时间、地点和鉴定工作程序。

  第三十九条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设立职业病鉴定专家库(以下简称专家库),并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及时调整其成员。专家库可以按照专业类别进行分组。

  第四十条 专家库应当以取得各类职业病诊断资格的医师为主要成员,吸收临床相关学科、职业卫生、放射卫生等相关专业的专家组成。专家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良好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

  (二)具有相关专业的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三)熟悉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和职业病诊断标准;

  (四)身体健康,能够胜任职业病鉴定工作。

  第四十一条 参加职业病鉴定的专家,应当由申请鉴定的当事人或者当事人委托的职业病鉴定办事机构从专家库中按照专业类别以随机抽取的方式确定。抽取的专家组成职业病鉴定专家组(以下简称专家组)。

  经当事人同意,职业病鉴定办事机构可以根据鉴定需要聘请本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外的相关专业专家作为专家组成员,并有表决权。

  第四十二条 专家组人数为五人以上单数,其中相关专业职业病诊断医师应当为本次专家人数的半数以上。疑难病例应当增加专家组人数,充分听取意见。专家组设组长一名,由专家组成员推举产生。

  职业病鉴定会议由专家组组长主持。

  第四十三条 参与职业病鉴定的专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回避:

  (一)是职业病鉴定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近亲属的;

  (二)已参加当事人职业病诊断或者首次鉴定的;

  (三)与职业病鉴定当事人有利害关系的;

  (四)与职业病鉴定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鉴定公正的。

  第四十四条 当事人申请职业病鉴定时,应当提供以下资料:

  (一)职业病鉴定申请书;

  (二)职业病诊断证明书,申请省级鉴定的还应当提交市级职业病鉴定书;

  (三)卫生行政部门要求提供的其他有关资料。

  第四十五条 职业病鉴定办事机构应当自收到申请资料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完成资料审核,对资料齐全的发给受理通知书;资料不全的,应当书面通知当事人补充。资料补充齐全的,应当受理申请并组织鉴定。

  职业病鉴定办事机构收到当事人鉴定申请之后,根据需要可以向原职业病诊断机构或者首次职业病鉴定的办事机构调阅有关的诊断、鉴定资料。原职业病诊断机构或者首次 职业病鉴定办事机构应当在接到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提交。

  职业病鉴定办事机构应当在受理鉴定申请之日起六十日内组织鉴定、形成鉴定结论,并在鉴定结论形成后十五日内出具职业病鉴定书。

  第四十六条 根据职业病鉴定工作需要,职业病鉴定办事机构可以向有关单位调取与职业病诊断、鉴定有关的资料,有关单位应当如实、及时提供。

  专家组应当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必要时可以组织进行医学检查。

  需要了解被鉴定人的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情况时,职业病鉴定办事机构根据专家组的意见可以对工作场所进行现场调查,或者依法提请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组织现场调查。依法提请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组织现场调查的,在现场调查结论或者判定作出前,职业病鉴定应当中止。

  职业病鉴定应当遵循客观、公正的原则,专家组进行职业病鉴定时,可以邀请有关单位人员旁听职业病鉴定会。所有参与职业病鉴定的人员应当依法保护被鉴定人的个人隐私。

  第四十七条 专家组应当认真审阅鉴定资料,依照有关规定和职业病诊断标准,经充分合议后,根据专业知识独立进行鉴定。在事实清楚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作出鉴定结论,并制作鉴定书。

  鉴定结论应当经专家组三分之二以上成员通过。

  第四十八条 职业病鉴定书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劳动者、用人单位的基本信息及鉴定事由;

  (二)鉴定结论及其依据,如果为职业病,应当注明职业病名称、程度(期别);

  (三)鉴定时间。

  鉴定书加盖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印章。

  首次鉴定的职业病鉴定书一式四份,劳动者、用人单位、原诊断机构各一份,职业病鉴定办事机构存档一份;再次鉴定的职业病鉴定书一式五份,劳动者、用人单位、原诊断机构、首次职业病鉴定办事机构各一份,再次职业病鉴定办事机构存档一份。

  职业病鉴定书的格式由卫生部统一规定。

  第四十九条 职业病鉴定书应当于鉴定结论作出之日起二十日内由职业病鉴定办事机构送达当事人。

  第五十条 鉴定结论与诊断结论或者首次鉴定结论不一致的,职业病鉴定办事机构应当及时向相关卫生行政部门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第五十一条 职业病鉴定办事机构应当如实记录职业病鉴定过程,内容应当包括:

  (一)专家组的组成;

  (二)鉴定时间;

  (三)鉴定所用资料;

  (四)鉴定专家的发言及其鉴定意见;

  (五)表决情况;

  (六)经鉴定专家签字的鉴定结论;

  (七)与鉴定有关的其他资料。

  有当事人陈述和申辩的,应当如实记录。

  鉴定结束后,鉴定记录应当随同职业病鉴定书一并由职业病鉴定办事机构存档,永久保存。

  第五章 监督管理

  第五十二条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制定职业病诊断机构年度监督检查计划,定期对职业病诊断机构进行监督检查,检查内容包括:

  (一)法律法规、标准的执行情况;

  (二)规章制度建立情况;

  (三)人员、岗位职责落实和培训等情况;

  (四)职业病报告情况等。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每年应当至少组织一次监督检查;设区的市级卫生行政部门每年应当至少组织一次监督检查并不定期抽查;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日常监督检查。

  第五十三条 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职业病鉴定办事机构的监督管理,对职业病鉴定工作程序、制度落实情况及职业病报告等相关工作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五十四条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对职业病诊断机构进行定期考核。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五十五条 医疗卫生机构未经批准擅自从事职业病诊断的,由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第八十条的规定进行处罚。

  第五十六条 职业病诊断机构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第八十一条的规定进行处罚:

  (一)超出批准范围从事职业病诊断的;

  (二)不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履行法定职责的;

  (三)出具虚假证明文件的。

  第五十七条 职业病诊断机构未按照规定报告职业病、疑似职业病的,由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第七十五条的规定进行处罚。

  第五十八条 职业病诊断机构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给予警告,并可以根据情节轻重处以二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未建立职业病诊断管理制度;

  (二)不按照规定向劳动者公开职业病诊断程序;

  (三)泄露劳动者涉及个人隐私的有关信息、资料;

  (四)其他违反本办法的行为。

  第五十九条 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组成人员收受职业病诊断争议当事人的财物或者其他好处的,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进行处罚。

  第六十条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未依法履行职责,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第八十五条第二款的规定进行处理。

  第七章 附 则

  第六十一条 职业病诊断、鉴定的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

  第六十二条 本办法由卫生部解释。

  第六十三条 本办法自2013年4月10日起施行。2002年3月28日卫生部公布的《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同时废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33344 位律师在线
1 分钟提问
5 分钟内解答
立即咨询
26秒前 用户188****9876 提交了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其他职业病及诊断鉴定管理办法
职业病鉴定,在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鉴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安排职业病病人进行治疗、康复和定期检查。
职业病诊断和鉴定管理办法
职业病鉴定申请流程:劳动者提出申请时,可以选择用人单位所在地或者住所地的职业病诊断机构申请诊断。提交工作场所历年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材料、职业史、既往史、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资料。 职业病诊断讨论,职业病诊断机构应当组织3名以上具有职业病诊断资格的执业医师集体诊断。参加诊断的医师应当共同在职业病诊断机构上签名盖章。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如何申请职业病诊断
如何申请职业病诊断
劳动合同纠纷
重庆市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
一、职业病鉴定去哪里鉴定 1、职业病鉴定去哪里用人单位或者本人所在地的职业病诊断机构鉴定。职业病的诊断机构是经过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设立的具有诊断职业病设施和一定数量的专业诊断医师的医疗卫生机构。在进行职业病的认定过程中,必须到法律规定的机构进行,未在指定机构进行的认定无效。 2、
职业病诊断鉴定管理办法
职业病鉴定流程: 1、由劳动者到用人单位所在地的职业病诊断机构申请并提交《职业病鉴定申请书》; 2、劳动者按诊断机构的通知如实提交职业病鉴定所需的资料或者书面陈述; 3、缴纳鉴定费; 4、鉴定机构进行鉴定,出具《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经医院诊断为“四级伤残”,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相关规定,是否属于工伤?
毫无疑问是工伤,但是应该提供认定工伤的基本依据,其中包括劳动关系证明。如不具备,只能按雇员赔偿关系主张。
职业病诊断证明书诊断结论:x射线后前位胸片影像学改变未达到《职业性尘肺病的诊断》的诊断要求。还需要进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各国法律都有对于职业病预防方面的规定,一般来说,凡是符合法律规定的疾病才能称为职业病。  为了充分保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我国对职业病认定采取“一诊断两鉴定”制度。也就是说,劳动者首先依法进行职业病诊断,对诊断不服的,可以申请首次鉴定,对首次鉴定不服的,可以申请再鉴定。再鉴定为最终鉴定。  根据规定,当事人对职业病诊断有异议的,在接到职业病诊断证明书之日起30日内,可以向做出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所在地设区的市级卫生行政部门申请鉴定。设区的市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负责职业病争议的首次鉴定。当事人对设区的市级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的鉴定结论不服的,在接到职业病诊断鉴定书之日起15日内,可以向原鉴定机构所在地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再鉴定。
职业病防治法第三十九条说职业病诊疗是职业病诊断吗?它是什么具体事情。
职业病鉴定需要到当地劳动部门申请,申请职业病诊断时应当提供: (一)职业史、既往史; (二)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 (三)职业健康检查结果; (四)工作场所历年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资料; (五)诊断机构要求提供的其他必需的有关材料。用人单位和有关机构应当按照诊断机构的要求,如实提供必要的资料。
不定时工作制要不要经过劳动部门同意
用人单位实行不定时工作制,要经过劳动行政部门的同意。一般单位需要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但因其生产特点不能实行的,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可以实行其他工作和休息办法。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十六条 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 第三十八条 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第三十九条 企业因生产特点不能实行本法第三十六条、第三十八条规定的,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可以实行其他工作和休息办法。 第四十一条 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
为什么缓行上班必须10天开一次证明
您好,可以要求说明处理的依据
我是在一家穿戴甲工作,但是干两天不适应,这个工作就是想退回400块钱押金
法律分析:劳动法等法律规定严禁收取或变相收取押金,可以凭押金条申请仲裁要求其退还。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九条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