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共有人可以通过什么方式增加

更新时间:2013-05-16 10:54:20 找法网官方整理 人浏览

  房屋共有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公民、法人共同拥有该房屋的权利和应承担的义务。那么,房屋共有人可以通过什么方式增加,找法网小编为您介绍,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房屋共有人可以通过什么方式增加,按照目前法律法规规定,要增加房屋的共有权人,可以以房地产权赠与、买卖或析产登记三种方式办理。主要内容如下:

  1、赠与

  假设房屋产权人想在自己的房产证上加上儿子的名字,那么他可以选择将房屋的部分产权赠与给儿子。具体应该怎么操作呢?第一步应先到公证部门办理房屋的赠与公证,然后到财税部门办理完税或免税手续,再到国土房管局的测绘部门出具测绘附图,最后持房地产登记申请书、完税或免税证明、测绘附图、原房地产权证书、赠与公证书、身份证明等资料,到国土房管局交易登记部门,申请房地产权赠与登记,增加儿子为房屋共有人。

  2、买卖

  想在自己的房地产权证上加上其兄弟的名字应该怎么办?你可以选择将房屋的部分产权卖给自家兄弟。你可以持房地产转移登记申请书、房地产买卖合同、房地产测绘部门出具的测绘附图、原房地产权证书、身份证明等资料,到国土房管局交易登记部门,申请房地产权转移登记,增加你的兄弟为房屋共有人。

  3、析产

  以房屋析产登记增加房屋共有权人,仅适用于夫妻之间。如果你想在自己的房产证上加上配偶的名字,除了可以选择赠与、买卖方式外,还可以选择房屋析产登记。你需要先到公证部门办理房屋的夫妻析产公证手续,然后到财税部门办理完税或免税手续,再到市国土房管局测绘部门出具测绘附图,最后持房地产登记申请书、完税或免税证明、夫妻析产协议书、测绘附图、原房地产权证书、身份证明等资料,再到国土房管局交易登记部门,申请房屋析产登记。这样,你就能增加配偶为房屋共有人。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33344 位律师在线
1 分钟提问
5 分钟内解答
立即咨询
26秒前 用户188****9876 提交了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请问用什么方式离婚速度快
理论上,双方达成离婚共识的,协议离婚最快。
北京 买卖方式 房屋共有人
共有房屋要注意以下两点: 1、房屋共有人对共有房屋享有权利和义务。在共有关系存续期间,共有人对共有房屋同享有权利和义务,不得自由处分其应有的部分,不得分割共有房屋。 2、共有房屋的买卖因份共有和共有而异。按份共有的房屋可以在大多数共有人同意的情况下出售,但共有人相对于其他购买人享有优先购买权。共有房屋的出售只有经全体共有人同意后才能进行。 部分共有人擅自处分共有房屋的,一般视为无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百七十一条规定,业主对建筑物内的住宅、经营性用房等专有部分享有所有权,对专有部分以外的共有部分享有共有和共同管理的权利。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产权人和房屋共有人有什么区别
房屋产权清晰指的是产权有没有被抵押、被法院查封,以及是否存在其他共有人等。
如何增加房屋产权共有人
增加房屋共有权人,需要到房屋登记管理部门进行房屋产权人变更登记 我国法律规定,房屋物权归属一定要到房屋登记部门进行登记,发放房屋产权登记簿才发生效力 根据《民法典》第二百零九条规定,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经依法登记,发生效力;未经登记,不发生效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依法属于国家所有的自然资源,所有权可以不登记 第二百一十条规定,不动产登记,由不动产所在地的登记机构办理 国家对不动产实行统一登记制度 统一登记的范围、登记机构和登记办法,由法律、行政法规规定 第二百一十四条规定,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自记载于不动产登记簿时发生效力
购买房屋共有人是什么意思
所有权是谁的、使用权是谁的
以什么方式告知承租人我要出售房子
你好,买卖不破租赁,租户是有优先购买权的。
房屋拆迁是按照什么方式赔偿的
拆迁补偿没有统一标准,每个地方的标准都不一样,要根据当地政府的补偿标准进行补偿,一般政府会进行公告通知或可以向政府申请查询。
你好 想商量一下,刚租的房子付了半年房租,想退房东不退怎么办?
可以起诉对方,按照合同内容维护自己合法权益,比如一方以租金为由要求退房,可要求对方继续履行合同。
开发商只给了三张收据,上面写着意向金 和未开业的房号超过100万,说有退房的直接揉进去。现在还没有退房的 退款需要收回收据等一个月 感觉被骗了
因房屋买卖违约而产生的退房问题,如果买卖合同有约定的,按照约定来处理。如果没有约定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来解决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