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中司法认知的范围

更新时间:2013-05-16 09:56:46 找法网官方整理 人浏览

  行政诉讼中,法院应在合理范围内进行司法认知,即法院只能对明显的没有合理争议的事实采取司法认知,这包括:

  (1)众所周知的事实,即在通常的社会条件下,具有普通知识经验的一般公众都能知晓的事实。不过,“众所周知”会因时间、地域、大小等因素而异,在审判实践中应灵活掌握。而且,若当事人能对众所周知的事实进行的司法认知提出相反证据予以推翻,可在法庭辩论中提出异议。

  (2)自然规律及定理。这些事实已由生活实践和科学技术反复证明,法庭可直接进行司法认知。当事人仅可对某事实是否为自然规律及定理提出异议,而不可以相反证据推翻自然规律及定理。

  (3)国家机关公报的事实,如人民代表大会公报的事实、政府公报的事实等。如果当事人有相反证据推翻这类事实,也可在法庭辩论中提出异议。

  (4)已依法证明的事实,如法院生效裁判确认的事实、有效公证文书确认的事实等。对于这些事实,当事人亦可提出相反证据推翻。

  (5)不能提起诉讼的行政行为,含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行政终局裁决行为、行政机关对内部工作人员的任免奖惩等决定、其它单行法规定不得起诉的行为等。在行政审判中,法官一般直接肯定它们的效力,而未将其纳入证据制度。实际上,将这些行为纳入司法认知的范畴,有助于完善司法认知规则。

  (6)其它明显的、当事人不能提出合理争议的事实。这是一项概括性规定,法官可依法自由裁量。 值得一提的是,行政诉讼有关司法解释中将司法认知纳入认证范畴,强调法院的行为;民事诉讼有关司法解释中却将司法认知纳入当事人举证范畴,强调当事人的行为,两者的视角有所不同。

  依据指引:

  ①《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2002年7月24日)

  第六十八条 下列事实法庭可以直接认定:

  (一)众所周知的事实;

  (二)自然规律及定理;

  (三)按照法律规定推定的事实;

  (四)已经依法证明的事实;

  (五)根据日常生活经验法则推定的事实。

  前款(一)、(三)、(四)、(五)项,当事人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的除外。

  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2001年12月21日)

  第九条 下列事实,当事人无需举证证明:

  (一)众所周知的事实;

  (二)自然规律及定理;

  (三)根据法律规定或者已知事实和日常生活经验法则,能推定出的另一事实;

  (四)已为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所确认的事实;

  (五)已为仲裁机构的生效裁决所确认的事实;

  (六)已为有效公证文书所证明的事实。

  前款(一)、(三)、(四)、(五)、(六)项,当事人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的除外。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33344 位律师在线
1 分钟提问
5 分钟内解答
立即咨询
26秒前 用户188****9876 提交了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行政诉讼的效力范围,一般行政诉讼的效力范围有那些
  一、行政诉讼的效力范围是什么   (1)空间效力   空间效力又称地域效力,行政诉讼法的空间效力是指行政诉讼法适用的地域范围。中国行政诉讼法适用中国国家主权所及的一切空间领域,包括中国的领土、领空、领海以及领土延伸的所有空间。凡是在中国领域内发生的行政案件以及在中国领域内进行的行政诉讼活动,均应适用中国行政诉讼法。但行政诉讼也有例外:一是中国两个特别行政区:香港、澳门,不适用中国(内地)行政诉讼法;二是有关行政诉讼的地方性法规和自治条例与单行条例只能在本行政区域内适用。   (2)时间效力   行政诉讼法时间效力是指行政诉讼法的生效、失效的起止时间以及对该法生效前发生的行政案件是否具有溯及力,即溯及既往的效力。如中国《行政诉讼法》第75条明确规定:“本法从1990年10月1日起施行。”这里的施行日期即为该法生效日期。同时,中国行政诉讼法不具有溯及既往的效力。   (3)对人的效力   行政诉讼法对人的效力是指行政诉讼法适用于哪些人,对哪些人有拘束力,对哪些人没有拘束力。中国行政诉讼法原则上采用属地原则确定对人的效力,凡是在中国领域内进行行政诉讼的当事人均适用中国行政诉讼法。根据《行政诉讼法》第2条和第70条规定,这些当事人包括:中国各级各类行政机关;中国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中国进行行政诉讼的外国人、无国籍人、外国组织。但对外国人、无国籍人和外国组织,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4)对事的效力   行政诉讼法对事的效力是指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凡是依照《行政诉讼法》第11条规定在人民法院受案范围内提起行政诉讼的案件,都适用行政诉讼法来审理解决。   二、行政诉讼证据的法定种类有哪些   1、书证。即以文字、符号、图案等所记载的内容表达的与案件事实有关的人的思维或者行为的书面材料。如行政机关的文件、文书、函件、处理决定等。作为行政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依据的规范性文件,是行政机关在诉讼中必须提交的书证。   2、物证。即以物品、痕迹等客观物质实体的外形、性状、质地、规格等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如肇事交通工具、现场留下的物品和痕迹等。   3、视听资料。即以录音、录像、扫描等技术手段,将声音、图像及数据等转化为各种记录载体上的物理信号,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如音像磁带、计算机数据信息等。   4、证人证言。即直接或者间接了解案件情况的证人向
行政诉讼中法院的受案范围
属于具体行政行为,属于行政受案范围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行政诉讼代理人的范围,行政诉讼代理人一般有什么权限?
(1)委托代理人的代理权是委托人授予的,其代理权限依委托人在授权委托书中所确定的授权范围而定。委托人的授权可分为一般授权和特别授权。 (2)一般授权,即只在委托书上证明代理人仅有权代为诉讼行为; (3)特别授权,即委托代理人不仅有权代为进行诉讼行为,还可代为处分当事人的某些实体权利。特别授权要有委托人明确表示。
案件不属于行政诉讼范围
行政诉讼案件不受理的范围,实际是指哪些行政行为不具有可诉性。 1、行政诉讼法规定的四种不可诉行为: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抽象行政行为;内部行政行为;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行政行为。 2、新行政诉讼法司法解释规定10种不可诉的行为。例如:公安、国家安全等机关的刑事司法行为
行政诉讼范围和行政复议范围
行政复议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在依照法律、法规和规章赋予的职权进行行政管理的活动中,与行政管理相对人发生争议的时候,上一级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机关,根据行政管理相对人的申请,对引起争议的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适当进行复查审理并作出裁决的活动。
不属于行政诉讼受理范围
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措施、行政征收、行政许可、行政给付等8类侵犯相对人人身权和财产权的具体行政行为属于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受理事项:对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对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不服的等
怎样评价行政诉讼受案范围中的否定列举情形
行政诉讼当中的列举情况需要否定的话,你需要提供相反的证据,相反的事实和理由。
行政机关插手司法案件,属于不属于行政诉讼的范围?
你好,建议详细叙述问题,以便于解答
道路拥挤可以提起行政诉讼吗
交通违法提起行政诉讼:当事人应该收集好证据材料,在交通部门作出复议决定的15日内,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或者直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行政诉讼》第四十
请问道路拥挤可以提起行政诉讼吗
您好,对交通事故的认定不服应在三日内提出复核,认为有问题的才可以提出行政诉讼
检察机关不起诉,公安机关会给我行政处罚吗?
你好,刑事案件的定罪量刑因素较多,建议委托专业人士介入,了解情况收集证据,争取权益
检察院说不起诉,要行政处罚,罚款多少钱?
你好对处罚结果不满意可以申请行政复议
法院拖延行政立案过了诉讼时效是几年
一个官司最长可以拖多久一般简易程序是三个月的时间,普通程序是6个月的时间,法院会判决。依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作出第一审判决,如果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后可以延长,但能延长多长时间没有具体规定。 行政相对人只有在法定期间内提起行政诉讼,才有可能获得司法救济。如果相对人超过法定期间起诉的,人民法院将对其起诉不予受理或驳回起诉,其合法权益就难以通过行政诉讼的司法程序获得保护。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八条 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人民法院改变管辖的案件,从改变后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计算审理期限。人民检察院补充侦查的案件,补充侦查完毕移送人民法院后,人民法院重新计算审理期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