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结扎能享受生育津贴吗

更新时间:2013-05-16 10:38:28 找法网官方整理 人浏览

  浙江《杭州市生育保险办法》于11月22日正式公布。本《办法》在2001年9月1日施行的《杭州市职工生育保险暂行办法》基础上,对生育津贴的相关规定做出了调整。其中最显著的变化有三处。

  一是生育保险费比例上调。此前,职工生育保险费由用人单位以职工的相关工资为基数,按照0.7%的比例缴纳生育保险费。新《办法》将生育保险费比例调整至1.2%。

  二是男人结扎也可享受生育津贴。《办法》规定,职工只要办理了生育保险参保登记手续的,不论男女,在国家统一规定的计划生育手术休假期限内均可以享受计划生育手术津贴。

  三是职工未就业配偶也能享受生育医疗费用待遇。职工未就业配偶按照国家规定在户籍所在地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包括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其符合规定的生育医疗费用也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33344 位律师在线
1 分钟提问
5 分钟内解答
立即咨询
26秒前 用户188****9876 提交了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怀孕后辞职了还能享受生育津贴哦吗
休完产假就辞职不能拿到生育津贴,享受生育津贴必须是在缴纳生育保险的情况下发放,如果休完产假拿到了生育津贴可以辞职。职工享受生育保险待遇,应当同时具备下列条件:用人单位为职工累计缴费满1年以上,继续为其缴费;符合国家和省人口与计划生育规定
配偶已经享受了生育津贴,男的还可以享受生育津贴不?
您好!一般正常足额缴费已满12个月及以上,且符合国家、省、市计划生育政策规定的,可享受生育津贴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男人的生育津贴领取,一定要第一胎吗
生育保险和生育津贴的领取是需要向生育保险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的,一般情况下,是由单位在职工怀孕之后向社保机构进行登记,在女职工生育完成之后再凭相关的医疗单据和生育保险缴费证明去申请领取生育保险和生育津贴
男方生育津贴怎么算
男方生育津贴怎么算
生育津贴怎么算
已经生育两个孩子,现在第三胎流产,还能享受生育保险待遇吗、就是生育医疗和生育津贴
你好,根据规定,生育保险享受的待遇有: (1)生育津贴 (2)生育医疗费用 (3)计划生育手术发生的医疗费用 (4)国家规定的与生育保险有关的其他费用。
怀孕后离婚能享受生育津贴吗
你好,只要用人单位连续一年以上为你购买了生育保险,就可以享受生育津贴
超生能享受生育津贴吗?
你好,1、职工生育或实施计划生育手术,累计参加生育保险满1年; 2、参保职工分娩或实施计划生育手术的当月至休假结束当月由同一单位为其正常缴纳生育保险费用; 3、用人单位已按规定向职工垫付生育津贴 二、职工存在以下情况之一的,不报销生育医疗费用: 1、生育医疗费用其他部门已报销; 2、生育医疗费用已由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 3、在国外或港澳台地区发生的生育医疗费用。 上述三种特殊情况,用人单位需提供医疗费用明细清单。为了提高沟通效率欢迎来电详细沟通。
生了孩子能有生育津贴吗
一般来说,符合二胎政策生育第二个孩子的女职工在满足一定条件下是可以有生育津贴的。根据相关的规定,二胎有生育津贴需要满足的条件是:参加生育保险累计满一年的职工,在生育(流产)时仍在参保的。不过,具体的情况还是需要结合相关的地方规定才能确定的。
2024自己一个人能够补办离婚证吗,法律依据是什么
补办离婚证的常见处理方式为向原登记机关或户口所在地登记机关申请。选择时应考虑方便性和效率,原登记机关信息更全,户口所在地则更便捷。
原配如何告小三破坏家庭
原配告小三重婚需举证。操作包括:1. 收集证明小三重婚的证据;2. 向法院提起刑事诉讼;3. 出庭举证、质证,维护自身权益。若证据不足,可通过调解或协商解决。 不同情况处理方式不同,需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途径。
父亲不在了,继母还能领双女补贴吗
你好,可以领,但需要满足一定条件,具体可电话沟通下
成年人可以主动和父母在法律上断绝关系嘛
不能断绝父母关系。成年子女应履行赡养义务,如发生矛盾,可通过协商、调解或诉讼解决。协商是双方沟通达成一致;调解是请第三方介入协助解决;诉讼是向法院起诉,由法院裁决。
老婆离家出走,故意躲着,怎么才能找到他
寻找离家出走的老婆,常见方式包括报警、发布寻人启事、联系亲属等。选择哪种方式取决于具体情况,如紧急程度、线索多少等。通常,报警是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可以迅速获得警
父母不同意让我去读高中,怎么办?
常见处理方式:首先尝试与父母深入沟通,表达自己的意愿和想法;其次,寻求第三方协助,如亲戚、老师或社区工作者等;最后,若沟通无果,可以考虑向学校或教育部门反映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