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火行为没完成是犯罪吗

更新时间:2013-05-16 09:56:26 找法网官方整理 人浏览

  (一)放火罪的预备与未遂

  认定行为是属于未遂还是预备的标准在于行为人是否已经“着手”实施刑法分则规定的行为。“着手”是指:

  1、行为必须是接触或者接近了犯罪对象,对犯罪客体构成了直接的侵害或者威胁;

  2、行为本身具有导致犯罪结果产生的性质,即如果不是主观方面的原因,而任其发展下去会造成危害社会的结果;

  3、行为与预备行为相比,能直接的揭示行为人的犯罪意图。

  对放火罪而言,拿火柴的动作则是预备行为;开始点火,则属于已经“着手”。

  (二)放火罪的既遂与未遂、中止

  对放火罪而言,其既遂与未遂的界限在于是否点火,从被点物开始独立燃烧时即构成犯罪的既遂。在用火柴点火时被风吹灭被抓住则是未遂。所以危险犯有既遂与未遂之分,其标准在于危险状态是否达到一定程度,即刑法规定的危险状态。

  一般而言,犯罪既遂以后就不存在犯罪的中止问题。但是,对危险犯的认定时,从危险犯到实害犯的状态有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虽然行为人本人停止了自己的积极主动的实行行为,但犯罪并没有静止下来,犯罪仍在行为人的控制和掌握之中,犯罪形态是不确定的。因此,被点燃物独立开始燃烧不是表明犯罪已经构成既遂,而犯罪行为仍然在发展过程中。犯罪形态作为一个停顿的点,此时既然没有停顿下来就不能认为是犯罪的既遂。此时,可以认定为犯罪的中止。

  根据中止犯的概念,在犯罪构成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有效的防止了犯罪结果的发生的,是犯罪中止。而在这一转变的过程中,如果被点燃物已经烧掉很多甚至一大半,则是犯罪既遂,而且是实害犯的既遂。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33344 位律师在线
1 分钟提问
5 分钟内解答
立即咨询
26秒前 用户188****9876 提交了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蓄意纵火烧掉仓库,a的纵火行为构成犯罪,预备犯罪中止犯罪未遂还是犯罪既遂
行为在以下条件下才会构成放火罪:<br>1、主观要件:主观方面为故意;<br>2、主体要件:一般主体;<br>3、客体要件:侵犯的客体为公共安全;<br>4、客观要件: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参与了犯罪想阻止犯罪却没成功,是犯罪中止吗
不属于犯罪中止,因为已经既遂
偷盗行为是犯罪还是违法
你好,要看具体案情而定
普通招摇撞骗行为犯罪吗
招摇撞骗罪是行为犯吗 法律分析: 是属于行为犯罪。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具有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身份或职称,进行诈骗的行为。招摇撞骗罪是指为谋取非法利益,假冒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身份或职称,进行诈骗,损害国家机关的威信及其正常活动的行为。
滥伐林木罪的犯罪主体的是
滥伐林木罪的犯罪构成。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保护林业资源的管理制度。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无论国家工作人员,还是普通公民,只要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都可以构成本罪
抢劫行为是违法还是犯罪
抢劫罪是行为犯,是否构成犯罪跟金额没有必然关系,只要行为人当场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实施了抢劫公私财物的行为,就构成抢劫罪。 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关于放火,是否犯罪
如果危害到公共安全,是构成犯罪的
我想了解一下,犯了虚假出资罪既遂一般如何判
构成虚假出资罪既遂的判刑是: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该罪的主体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法律依据:《刑法》第一百五十九条 公司发起人、股东违反公司法的规定未交付货币、实物或者未转移财产权,虚假出资,或者在公司成立后又抽逃其出资,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虚假出资金额或者抽逃出资金额百分之二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父母偷看我的手机
法律分析:父母偷看孩子手机是否犯法,要看情况。如果是合理地行使监护职责的,不范围;如果不属于行使监护职责的,擅自查看、处理孩子手机中的隐私信息的,可能会构成侵犯
监视居住是哪些机关决定的
法律分析: 1、公、检、法三机关均可作出监视居住的决定。 2、必须由公安机关执行,所以检察院和法院作出的监视居住的决定,也应当由公安机关执行;有关危害国家安全的案件,由国家安全机关执行。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七十二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符合逮捕条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监视居住: (一)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 (二)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 (三)系生活不能自理的人的唯一扶养人; (四)因为案件的特殊情况或者办理案件的需要,采取监视居住措施更为适宜的; (五)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监视居住措施的。对符合取保候审条件,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能提出保证人,也不交纳保证金的,可以监视居住。监视居住由公安机关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