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占罪既遂如何认定

更新时间:2013-05-16 10:22:41 找法网官方整理 人浏览

  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他人的交给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还的行为。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本罪。本罪在主观方面必须出于故意,即明知属于他人交与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而仍非法占为己有。犯罪对象只限于三种财物:

  一是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

  二是他人的遗忘物,遗忘物不等于遗失物,也不同于遗弃物;

  三是他人的埋藏物。

  根据《刑法》第270条的规定, 侵占罪的既遂具备了下列条件:

  1.行为人侵占的是代为保管的他人财产或是他人的遗忘物、埋藏物;

  2.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主观目的;

  3.行为已经实施了变持有为所有的行为;

  4.行为人的行为对他人的财产所有权构成了侵犯;

  5.行为人非法占有他人财物或他人遗忘物、埋藏物拒不退还或拒不交出。行为人的行为只有完全具备以上条件,才能构成本罪的既遂。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33344 位律师在线
1 分钟提问
5 分钟内解答
立即咨询
26秒前 用户188****9876 提交了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如何认定贷款诈骗罪
通过其构成要件认定贷款诈骗罪: 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双重客体,既侵犯了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对贷款的所有权,还侵犯国家金融管理制度。 2、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行为。 3、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 4、主观上由故意构成。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一百九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编造引进资金、项目等虚假理由的; (二)使用虚假的经济合同的; (三)使用虚假的证明文件的; (四)使用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或者超出抵押物价值重复担保的; (五)以其他方法诈骗贷款的。
表见代理如何认定
表见代理的构成要件: 1.行为人无代理权;2.须有使相对人相信行为人具有代理权的事实或理由;3.相对人为善意,即相对人不知行为人所为的行为系无权代理行为;4.行为人与相对人之间的民事行为具备民事行为的有效要件。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如何认定假离婚
你好 是谁的婚姻 为什么认定离婚呢
侵占罪立案标准金额如何认定
侵占罪的立案标准:侵占罪(刑法第270条),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他人的交给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还的行为
侵占罪中的财物如何认定
请问有什么财物,是通过什么渠道获取的
职务侵占罪的主体如何认定
如果职务侵占同时具备以下构成要件,则应认定为构成职务侵占罪: 1、客体要件: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财产所有权。 2、客观要件: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占本单位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3、主体要件:主体为特殊主体,包括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 4、主观要件:在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且具有非法占有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财物的目的。
敲诈勒索罪数额如何认定
法律分析:敲诈勒索罪的金额认定共分为三档:“数额较大”是指价值二千元至五千元以上;“数额巨大”是指价值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数额特别巨大”是指三十万元至五十万元。其中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和社会治安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共同研究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批准。 有《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敲诈勒索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规定的具体情形,对“数额较大”可以按照前述标准的百分之五十确定。
我国现在如何认定为盗窃罪呢
K你好,具体的详细情况是什么
你因非法拘禁他人和对他人施加压力而被判刑多久?
非法拘禁罪,是指以拘押、禁闭或者其他强制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行为
偷渡罪……需要二次提审吗
你好目前什么阶段说一下呢
农田道路被别人故意毁坏并侵占
法律分析:强行霸占土地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等责任。双方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解决,也可以请求村民委员会、乡(镇)人民政府等调解解决。当事人不愿协商、调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