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权人发现专利侵权后怎么办

更新时间:2013-05-16 10:13:45 找法网官方整理 人浏览

  专利权人认为自己的中国专利受到侵害后,应首先将对方技术与自己的专利技术进行认真的对比分析,看对方的技术特征是否确实落入自己专利的保护范围内,以确定专利侵权是否成立。专利权人往往会过高估计自己的专利权,因此,最好委托中国的专利律师对是否构成专利侵权进行分析,提供法律意见。因为中国的专利律师熟悉中国的法律,又是站在客观的立场上进行分析的,因此,其法律意见比较客观公正,可以作为决策时的参考。

  然后,专利权人还应对自己的中国专利权的专利性进行分析,以确定其有效性。因为,根据中国专利法规定,中国专利局只对发明专利进行实审,而对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不进行实审,只进行形式审查。因此,一般情况下,如果是发明专利,对其专利三性即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可以不进行分析,只要检查一下年费是否缴纳,专利是否有效即可。而对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必须认真进行专利三性分析。只有该实用新型专利或外观设计专利具有专利性,确实是有效权利的前提下,才宜对专利侵权者采取行动。否则,一旦对方向中国专利局对该实用新型专利或外观设计专利宣告专利权无效请求,该实用新型专利或外观设计专利就会因缺乏专利性而被宣告无效。

  有关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的专利性分析最好委托中国专利律师进行,其理由与上述委托中国专利律师分析专利侵权的相同。

  专利权人在确认自己的专利权有效、专利侵权成立之后,方可着手进行下一步工作。

  所谓下一步工作,首先是收集证据。

  专利权人要收集的证据,大致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有关侵权者情况的证据。常言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因此,侵权者确切的名称、地址、企业性质、注册资金、人员数、经营范围等情况,都是专利权人首先应了解的。了解这些情况对专利权人对付专利侵权应采取什么样的策略是很重要的。

  二、有关侵权事实的证据。 构成专利侵权的前提是必须要有侵权行为。因此,证明侵权者确实实施了侵犯专利权的行为的证据在处理侵权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这些方面的证据有侵权物品的实物、照片、产品目录、销售发票、购销合同等。

  三、有关损害赔偿的证据。专利权人可以向侵权者要求损害赔偿。要求损害赔偿的金额可以是专利权人所受的损失。但专利权人要提供证据,证明因对方的侵权行为,自己专利产品的销售量减少,或销售价格降低,以及其他多付出的费用或少收入的费用等损失。

  要求损害赔偿的金额也可以是侵权者因侵权行为所得的利润。专利权人要提供证据,证明侵权者的销售量、销售时间、销售价格、销售成本及销售利润等。以此为依据,计算侵权者所得的利润。

  要求损害赔偿的金额还可以是不低于专利权人与第三人的专利许可证贸易的专利许可费。为此,专利权人要提供已经生效履行的与第三人的专利许可证协议。

  如何收集上述证据,是外国专利权人比较头痛的一个问题。

  一般来说,有些证据专利权人可以自己收集,也可委托在中国的合资企业、独资企业或办事处收集,但最好的办法是委托中国的专利律师进行侵权调查,收集证据。中国律师有律师执照,懂得法律,调查取证比较方便。

  至于侵权者侵权利润的确切证据,有时无法得到。在进行诉讼时,可以先提供一些粗略的证据,待确定专利侵权后,可以请求法院对侵权者进行查帐,以确定侵权利润。然后,在此基础上,再计算出侵权者应付的赔偿金额。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33344 位律师在线
1 分钟提问
5 分钟内解答
立即咨询
26秒前 用户188****9876 提交了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专你好专利侵权怎么办
你好,你是被侵权人还是侵权人?
如果被告专利侵权怎么办
如果专利被侵权,要想维权,首先要进行证据的搜集,这样后面的措施才会有主动权,证据包括:专利权属证据、侵权存在证据、赔偿金额证据。可以采取三种方式维权,包括: 1.协商,双方可以自行协商或在第三方的调解下达成和解,可向侵权方发送警告函,告知事项,并使对方重视该专利侵权的重要性; 2.行政救济,专利权人掌握充分侵权证据后,可向专利局行政部门举报,行政部门核查后,可对侵权人采取行政处罚; 3.司法救济,专利权人可以向侵权发生地、被告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提出诉讼,要求对方停止侵权和进行赔偿等。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被告实用新型专利侵权了怎么办
如果专利被侵权,要想维权,首先要进行证据的搜集,这样后面的措施才会有主动权,证据包括:专利权属证据、侵权存在证据、赔偿金额证据。可以采取三种方式维权,包括: 1.协商,双方可以自行协商或在第三方的调解下达成和解,可向侵权方发送警告函,告知事项,并使对方重视该专利侵权的重要性; 2.行政救济,专利权人掌握充分侵权证据后,可向专利局行政部门举报,行政部门核查后,可对侵权人采取行政处罚; 3.司法救济,专利权人可以向侵权发生地、被告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提出诉讼,要求对方停止侵权和进行赔偿等。
实用新型专利被侵权怎么办
如果专利被侵权,要想维权,首先要进行证据的搜集,这样后面的措施才会有主动权,证据包括:专利权属证据、侵权存在证据、赔偿金额证据。可以采取三种方式维权,包括: 1.协商,双方可以自行协商或在第三方的调解下达成和解,可向侵权方发送警告函,告知事项,并使对方重视该专利侵权的重要性; 2.行政救济,专利权人掌握充分侵权证据后,可向专利局行政部门举报,行政部门核查后,可对侵权人采取行政处罚; 3.司法救济,专利权人可以向侵权发生地、被告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提出诉讼,要求对方停止侵权和进行赔偿等。
被投诉外观专利侵权怎么办
如果专利被侵权,要想维权,首先要进行证据的搜集,这样后面的措施才会有主动权,证据包括:专利权属证据、侵权存在证据、赔偿金额证据。可以采取三种方式维权,包括: 1.协商,双方可以自行协商或在第三方的调解下达成和解,可向侵权方发送警告函,告知事项,并使对方重视该专利侵权的重要性; 2.行政救济,专利权人掌握充分侵权证据后,可向专利局行政部门举报,行政部门核查后,可对侵权人采取行政处罚; 3.司法救济,专利权人可以向侵权发生地、被告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提出诉讼,要求对方停止侵权和进行赔偿等。
专利被告侵权怎么办,对方收到商品起诉我外冠专利侵权,怎么办
直接提供相关证据资料给法院即可,法院是否排期开庭?有无指定举证期间?
实用新型专利侵权,实用新型专利被侵权怎么办
积极应诉,可采取不侵权抗辩或无效抗辩
我们的专利被侵权了怎么办
搜集侵权证据,进行专业侵权比对,起诉要求停止侵权并赔偿损失。 
中国专利保护期起算时间是好久,最新的规定是什么
专利保护期限是几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四十二条第一款的规定,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二十年,实用新型专利权的期限为十年,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期限为十五年,均自申请日起计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四十四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专利权在期限届满前终止: (一)没有按照规定缴纳年费的; (二)专利权人以书面声明放弃其专利权的。 专利权在期限届满前终止的,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登记和公告。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四十二条第一款、四十四条
关于专利侵权诉讼的处理方案探讨
专利侵权纠纷的处理: 1、协商与和解:专利权人和被控侵权人均可自行协商或在其他第三方的调解、斡旋下达成和解协议,解决纠纷; 2、向法院起诉:专利权人在发现侵权人侵犯其专利权后,可以向侵权行为地、被告所在地等相关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停止侵权行为赔偿经济损失等。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法律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不当得利的诉讼时效有多长
不当得利的诉讼时效为三年,我国法律规定,请求人民法院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诉讼时效。 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20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特殊情况下,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发明专利官费减免有什么条件?
专利费用减免要满足的法定条件是: 1、需存在专利申请人缴费确有困难的情形,且能提供相应证明材料; 2、专利申请人已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提出减缴请求; 3、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作出同意减免的决定。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第九十七条 申请人办理登记手续时,应当缴纳专利登记费、公告印刷费和授予专利权当年的年费;期满未缴纳或者未缴足的,视为未办理登记手续。 第一百条 申请人或者专利权人缴纳本细则规定的各种费用有困难的,可以按照规定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提出减缴或者缓缴的请求。 减缴或者缓缴的办法由国务院财政部门会同国务院价格管理部门、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规定。
合作发明约定了专利申请权和专利权归一方所有,放弃专利申请权的一方是否还需要转让登记
1、获取权利的方式不同专利转让一般都是通过购买专利时实现专利权变更的一种方式,而专利许可通常是以签订专利许可合同的方式来实现的2、专利权归属不同专利许可中被许可
专利初审公告会公布出来吗
法律分析:自发出初审合格通知书起就进入等待公布阶段。经专利局初步审查符合专利法规定的,从申请日起18个月公布。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三十四条国务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