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债务清偿与清算是否合并审理

更新时间:2020-09-18 17:43:09 找法网官方整理 人浏览

  对于公司债务清偿与清算能否合并审理,现在有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公司债务清偿与公司清算不能作为同一程序进行并审理,应当予以释明;第二种观点认为:我国法律没有禁止性规定,公司债务清偿与公司清算可以作为同一程序进行合并审理。下面,由找法网小编为您解答,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

 对于公司债务清偿与清算能否合并审理,现在有两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公司债务清偿与公司清算不能作为同一程序进行并审理,应当予以释明;

  第二种观点认为:我国法律没有禁止性规定,公司债务清偿与公司清算可以作为同一程序进行合并审理。

  从我国公司法关于公司清算的规定中可以看出,现行的公司清算可以分为:公司被依法宣告破产后的破产清算、公司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被依法解散后由有关主管机关组织的强制清算、公司解散时由公司股东进行的普通清算和债权人申请人民法院进行的特别清算四种类型,且该四种类型均涉及公司所有的债权人。

  以公司为债务人提起的民事诉讼,适用的是普通程序或者简易程序,实行的是两审终审制,其主要任务是确定公司是否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应当承担责任的财产数额、履行办法和期限,也即公司债务的清偿最终都要以财产责任来体现,法院可以强制执行;

  在公司债务清偿的民事案件中,债务清偿的民事主体是公司,而不是股东;而股东承担的公司清算责任,民事主体是股东,而不是公司。明显与民事责任主体的同一性相悖。同时,法院如果在确定股东承担个别债务的连带清偿责任后再承担公司的清算责任,显然又是浪费诉讼资源。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33344 位律师在线
1 分钟提问
5 分钟内解答
立即咨询
26秒前 用户188****9876 提交了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是不是经过破产重整,债权人的债权都能得到清偿
债务人或者债权人可以依照法律规定,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请对债务人进行重整;申请重整后也可以在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后、宣告债务人破产前,向人民法院申请和解;和解协议打不成的,宣告破产,成立清算组。<br/> 法律依据:<br/>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七十条<br/> 债务人或者债权人可以依照本法规定,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请对债务人进行重整。<br/> 债权人申请对债务人进行破产清算的,在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后、宣告债务人破产前,债务人或者出资额占债务人注册资本十分之一以上的出资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重整。<br/> 第九十五条<br/> 债务人可以依照本法规定,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请和解;也可以在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后、宣告债务人破产前,向人民法院申请和解。<br/> 债务人申请和解,应当提出和解协议草案。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公司债务清偿问题
您好,可告知我目前债务纠纷情况
股东对公司债务的连带清偿
你好,当公司财产不足以清偿债务时,债权人主张未缴出资股东,以及公司设立时的其他股东或者发起人在未缴出资范围内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依法予以支持。
公司债务未清偿以股东为被告
你好,当公司财产不足以清偿债务时,债权人主张未缴出资股东,以及公司设立时的其他股东或者发起人在未缴出资范围内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依法予以支持。
公司债务不足以清偿股东是否承担责任
只以破产财产为限承担责任,不承担连带责任
合伙企业解散清算的清偿顺序
破产清算中清偿债务的顺序为:担保债务、清算费用(含流转税)、工资社保法定补偿金(应扣缴个人所得税的要扣缴)、各项税费、普通债务。
进行破产清算,清算公司财产有30万,破产费用5万,公司债务如何清偿?
欠税,职工债权,抵押等担保债权优先受偿后,如有剩余普通债权按比例清偿
监视居住出省打报告可以吗
违反监视居住规定的处理办法: 1、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监视居住规定的情节严重的,可以予以逮捕; 2、需要予以逮捕的,可以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先行拘留; 3、情节不严重的,则继续监视居住。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七条 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执行监视居住的处所; (二)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会见他人或者通信; (三)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 (四)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 (五)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 (六)将护照等出入境证件、身份证件、驾驶证件交执行机关保存。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前款规定,情节严重的,可以予以逮捕;需要予以逮捕的,可以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先行拘留。